唯一“原封不动”的相簿是我俩当年到摄影室拍的黑白婚照。这组照片都依旧一张张牢牢地、紧紧地、黏贴在相本里,抽离不得,抽离不了。多美好的宣告。
第二轮的筛选遇到了严峻考验,那是因为得认真面对断、舍、离的纠结。
这项相簿瘦身工程的成绩目前尚不够理想,因为重组后的相本总数依然偏高,有待进一步恒心与狠心的努力。下一轮开工前,或可再试读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的名著《明室:摄影札记》(Camera Lucida),重新了解罗氏对摄影图像的阐释。
还有,银婚的感恩宴照片,全数留下是否太奢侈?中年在外重新背书包的生活留影呢?那可是人生的另一段启蒙呀。与朋友的合拍又如何定夺?
决定先从第一步做起:先减少相本总数。这不难,心理上不抗拒。首先必须减低每本所收藏相片数量,然后重组相簿。第一轮开工时,很快就能轻易挑选出完全可以“淘汰”掉的照片:那些远距离的团体照,太朦胧的取景,重复的街景,欠缺焦点的拍摄等等。
或者就将难题置之一边,留到日后,看谁是哪位不得不为我们善后的不幸运儿来处理?这未免有点说不过去。自己至少得试着减轻人家的重担吧。
两老无儿无女,面对占据这么多空间的相簿,最终能有什么解决方案呢?当然可将旧照片扫描全数数码化,但之后难道就将所有实体相片丢弃之?目前尚办不到,心理上。
尚有各城市的书店,包括善本及二手书铺的内部与门面,尽是我们的文化旅程行迹,要如何割舍哟!
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曽有幸近距离拍摄到伟人曼德拉,多难得!90年代曽在本地的潮州街拍摄多家现已消失的干粮店铺,只保留两三张吗?
重温照片让人心境起伏:每张都勾起无限的回忆,照片之外的有关往事也一再历历浮现。真的要丢弃这么多一手在握就能“再现”美好时光的实体照吗?比如在北美加州的优山美地公园的留影,那是应该不会再重游的壮丽景点了。圣彼得堡如此多姿多彩,如何取舍?
结婚逾45年,加上常有机会旅游,家中居然累积了不少于45本厚厚的相簿。若不是后来开始采用数码相机,不敢想象相本总数至今会有多少,要添置多少柜子才能收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