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宫邻近的纳哥德卡是新加坡印度回教社群兴建的最早回教圣殿,早期的印度回教徒移民上岸后,便会到圣殿内祷告。古迹如今是印度回教文化遗产中心,介绍该社群移居本地的历史与故事。另外还有阿尔阿布拉回教堂,由来自孟加拉湾一带的淡米尔回教徒所建,与周边的华人店屋结构完全融合。

这地区在莱佛士的城市发展蓝图中被规划为华人聚落,但曾经也有马来渔民聚居;直落亚逸湾停满了中国帆船,而印度移民也是在此登陆。

时间回转到百多年前,直落亚逸也是许多先辈南来登陆的地点。直落亚逸是马来语“水湾”的意思,原本的海岸线就在这里,南来北往的华人都把船舶停在宫前,平安抵步后首先就到天福宫上香,答谢神恩。

福德祠如今是远东广场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直落亚逸街。直落亚逸街很长,除了天福宫周边还跨越克罗士街(Cross Street),一直延伸到漆街(Church Street)。逛老街时别忽略了,远东广场这一边虽然已发展成商业中心,却也是街区的一部分。

例如,走在史坦利街五脚基,抬头突然看见墙面上方的雕饰,传统题材以色彩鲜明的手法重新诠释;文达街咖啡店外墙,大大小小的瓷盘画上昔日点点滴滴;通往安祥山的走道挂上飘逸薄纱,虚无缥缈,往事如烟。

消失在商场中的街道,除了部分的厦门街,还包括横巷的北京街,以及纳入华贸商场(China Square Central)的南京街、福建街。中国街俗称“赌间口”,源自赌馆,记忆中却是小时候祖母常去的地点,各种干粮、杂货、熟食、糕点等都喜欢到此购买。今日重访已找不到任何残余印象,就连近90年的老字号陈福成饼家,原本也要结业,后来延长了一年租约,倒数警钟已敲起。

老区再发现

可以想象1842年落成的天福宫,屹立在那个时空里的标志性意义。悠悠百多年物换星移,天福宫乃至于整个古老街区,在光鲜亮丽、高楼林立的现代市容中,一点都不显得过气。

岁月变迁,老建筑一直与时并进。1973年列为国家古迹,1998年进行全面修复,2001年重新对外开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表扬奖。这些年来天福宫一直保持活跃,不时主办各种活动,如南音演出、提线木偶戏、文化节、美食展等,走向群众。

商场里的人群多半已不记得,眼前的商场步道就是曾经的老街。临街店面其实还保留了原本地址,例如,朋友相约吃饭,地址明明写着厦门街130号,开车在厦门街绕来绕去找不到这个门牌,必须下车走进远东广场,才恍然大悟。如今的醉宇轩餐馆原来是曾经的萃英书院,新加坡最早的华文学校。细细再看,不同功能的建筑与店铺夹道并列,对照庙会模型所见,脑海中构建出原本的街道面貌。

直落亚逸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也是罗列最多国家古迹的街道。从街头看起顺序为:应和会馆、纳哥德卡(Nagore Dargah)、玉皇宫、天福宫、阿尔阿布拉回教堂(Al-Abrar Mosque)、卫理公会直落亚逸礼拜堂,展现多元种族、宗教、文化特色。

福德祠空间不大,往内进入更发现,展厅其实也是精品酒店入口,酒店门面低调,沿用了Amoy的旧称。发展商重新发展这片地段时,保留了原本的街道格局与建筑结构,室内换上了现代用途,临街大多为餐馆和零售商店,楼上用作办公室,部分也改成酒店客房,以现代概念诠释当年住宿、商号、店铺云集的街道面貌。

街道末端的卫理公会直落亚逸礼拜堂是本地最早的华人礼拜堂,用闽南语布道,又称福建教会。有别于西式教堂风格,建筑综合了中式屋顶与本土五脚基廊道,极具本地特色。

沿街两三层楼的旧店屋充满南洋特色,拱形窗搭配罗马柱元素,有些还雕有文字如“性本善”“善居室”,很令人玩味。平时只能走在五脚基从对面观望,匆忙路过时也很难多看一眼。

小小街区里五脏俱全,处处看到先辈一路走来的生活印记。乘风破浪终于平安上岸,进庙祭天敬神;初抵异乡人地生疏,到会馆里与乡亲交际。安顿下来展开生活,夹道的旧店屋结合了住家与商店用途,沿街有商行、食肆、赌馆、诊所等等,具备完整的生活机能。然后还设学堂兴办教育,有了更长远的打算……

近几年来各式各样的街区活动、导览路线很受欢迎,老街区纷纷妆点俏丽新貌。最近推出的“重新发现直落亚逸”(Rediscover Telok Ayer)由拉萨尔艺术学院学生呈献,获得市区重建局支持,以装置艺术的形式散见于各个角落。作品并不抢眼,坐车路过甚至不会察觉,必须要用双脚慢慢地逛,不经意的角落突然看见,带来发现的乐趣。

直落亚逸街源自早期的直落亚逸湾,填土造地后海岸线向外推移,原本的大海成为高楼林立的金融区,沧海桑田,难以想象。

网红时代街头艺术蔚然成风,街区里最显著的打卡热点莫过于天福宫后墙的巨型作品《乡情》。而整条厦门街的街头与巷尾,也分别出现了比较醒目的大型壁画,靠近安祥山入口的墙面上绘制了一艘大帆船和“厦门街”三个大字,从安祥山上就能看见;靠近克罗士街的这一端,白底墙面以黑线条画上长长巨龙,标上“Amoy Alley”字眼,把目光引到后巷风光。

寻常的日子,直落亚逸街与厦门街之间的小片绿意,是密集街区里驻足休息的透气空间。直落亚逸绿园(Telok Ayer Green)是个很小的公园,主要看点有本地铸铜雕塑家林龙成的三组雕塑:提灯的游行队伍、印族牛奶小贩和一艘舢板。公园设计也以波浪形步道带出海湾元素,在有限范围内缅怀曾经的直落亚逸湾。

今天的街区保留了原本的格局,店屋罗列,少了楼上的住户与街边小贩。厦门街后巷倒是隐藏了一口保留至今的古井,增添早期生活的想象。夹道商号林立,古早门面里换上了现代业务;沿街美食荟萃,世界风味替代了传统老菜。街头美食却也没有消失,荣登米其林的厦门街熟食中心,享誉国际。

从消失的海湾到并入商场的街道,直落亚逸年代久远又能够顺应发展趋势,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作为移民上岸的起点,也表现出新加坡自开埠以来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精神。

消失的街道

模型里庙前岸边正在举行庙会,戏台半搭在海湾上,船上有苦力在搬货,岸边有人在喝茶、聚赌、聊天,街上店铺商号罗列,还有人力车、理发匠、书信佬、果菜摊贩等等,生动重现早年的生活场景,趣味盎然。

要了解直落亚逸的本来面貌,福德祠里有一组庙会模型,有生动细致的描绘。

直落亚逸一带旧店屋栉比鳞次,车流密集,少有适合发挥创意或主办活动的大片空间。但街区一直在有限空间里注入活力,带动人潮。较具规模的是每年数次的无车周末,禁止汽车进入腾出了空间可以举行活动,游人也可以更自在地走到马路中间,欣赏夹道老店屋的立面细节。

穿街走巷就以天福宫为中心,不需翻阅地图。以旧时俗称来看,天福宫是“妈祖宫”,后面的厦门街称为“妈祖宫后”,天福宫门口原本有个戏台,戏台后面的史坦利街就是“戏台后”。三条平行街道相当直接,加上横向的文达街,也称“妈祖宫边”,轻松可以走完,细看却有说不完的故事。

福德祠建于1824年,比天福宫还早,相信也是早年南来的华人上岸后答谢神恩的地方。纳入远东广场后改建为博物馆,最吸引眼球的是正殿中央的庙会模型。

多元生活面貌

直落亚逸是新加坡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也是罗列最多国家古迹的街道。百多年前,直落亚逸是许多先辈南来登陆的地点。1842年落成的天福宫是探索直落亚逸最标准的打开方式。天福宫乃至于整个古老街区,在光鲜亮丽、高楼林立的现代市容中,一点都不显得过气。

除了不同的宗教建筑,街区里也以不同类型的学校见称。早期的厦门街又称“义学口”,除了以华文为主的崇文阁、萃英书院,也看到双语并重的特色。厦门街70号是英华学校的原校舍,还能看到“ACS House”牌子。礼拜堂旁边的小空地上也有一个“颜永成学校”历史标志,纪念新加坡最早的双语学校。

华族社群方面,天福宫周边是最多福建人聚居活动的地点,同时也有客家的应和会馆、广东和客家社群福德祠、潮州社群的粤海清庙。天福宫左侧的玉皇宫,前身为庆德会,由马六甲土生华人创立,现由道教协会管理;右侧的崇文阁是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塾,由福建会馆创立,如今是音乐盒博物馆与咖啡座。

飞檐翘角的天福宫,是探索直落亚逸最标准的打开方式。疫情前的日子,门口总是停满了旅游车,游客来到这条街如果只能参观一个点,那必定是天福宫。

远东广场涵盖了直落亚逸街、厦门街、中国街三条平行街道,厦门街位于正中,纳入为冷气商场的核心部分,露天街巷加盖了透光屋顶,餐馆座位摆到街道空间,重现了街上人来人往的场景。

说到美食当然还有老巴刹,包围在办公楼密集的中央商业区里,差点就忘了它原本也位于直落亚逸湾,全名就叫直落亚逸巴刹,如今却不属于这条街上。周边高楼面貌日新月异,金融区里乱走偶尔迷失了方向,远远看到了沉稳熟悉的百年建筑,顿时就脚步踏实,有一种此心安处的笃定。

比较有趣的是《来唱歌》系列,以传统福建歌互动。走到永春会馆楼下,驻足观看墙上文字,突然传来“烧肉粽……”,原来是音乐盒感应到有人来了,自动播放歌曲。盒子上还有歌词可以跟着阅读或哼唱,可惜只有字母拼音,没有汉字。系列共有三件作品,另两件分别设置在天福宫以及隔壁的咖啡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