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巴刹各具特色

1983年开业,本地规模最大的湿巴刹之一。

★牛车水大厦巴刹

但从小在岛国长大的我们,或许从未认真了解湿巴刹,因此忽略了近在眼前的美丽风景。天刚亮,湿巴刹就充满活力,四面八方涌入的人潮,此起彼落的闲话家常,所谓的人情味,在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益发深刻。湿巴刹会不会是岛国最后一个可以讨价还价,摊贩再忙都能和你聊上两句,服务绝对客制化的地方?

zbfukan20210114.b_Small.jpg
湿巴刹的服务绝对客制化,要买多少自己决定,还可自备容器。

小贩中心与湿巴刹

海鲜选择特别丰富,其中包括越南人经营的海鲜摊位;湿巴刹的精彩不限于食材,还有对于各文化各背景的包容。海鲜摊位除了常见的鱼虾蟹,还有蚶、拉拉、贡贡及各种海螺,海洋的气息原来和我们如此靠近。

除了上述名气较大的湿巴刹,小巴刹亦有吸引人之处。谢采芹本身最中意的是白桥(Pek Kio)巴刹,“因为摊贩们非常亲切,会主动和顾客聊天。”她也推荐花拉路一带的皇后(Empress)巴刹,许多摊贩习惯用多语交谈,适合不懂方言或华语的顾客,“有个蔬菜摊贩还能用华语和英语讲解不同蔬菜,包括许多原生蔬菜的药效。”

让人惊喜的包括草药专卖店,聚集了各类生草药、香料和凉茶材料,乍看眼花缭乱,但主动询问摊主,就能上一堂宝贵的养生课。

谢采芹为编写“Wet Market to Table”而走访20多个湿巴刹,“每个湿巴刹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氛围。”换言之,即便常去湿巴刹,还是可以在别的湿巴刹找到不一样的收获。请谢采芹介绍她印象最深刻的湿巴刹,她的推荐包括:

“新加坡的湿巴刹好美,因为有乱纷纷(chaotic)的感觉。在我们这个被精心修饰(manicured)的社会,所谓的‘野生’(wild)事物少之又少,湿巴刹或许是最后一个‘有机’环境,是个让我们可以自在地做回自己的地方。”

更多详情,请看谢采芹和Spice Zi Kitchen的社媒专页:

前身为1951年开业的成保路(Seng Poh Road)巴刹,2004年拆掉重建,2006年重开,取名中峇鲁巴刹与熟食中心。

·instagram.com/sgpnoodles

“湿巴刹”——单是名字已独具特色。国外华人的“市场”,在本地理所当然“变身”为各种族国人皆熟悉的Pasar(马来语,即市场、市集);Pasar一词可进一步追溯至波斯语。根据国家文物局出版的电子书《湿巴刹》(社区文化遗产系列2),“湿巴刹”一名在1970年代初开始普及化,政府当时以“wet market”一词区别传统市集和开始受欢迎的冷气超市。

无论是陌生或熟悉的湿巴刹,每次光顾都会有不同发现;摊贩和顾客互动,看似普通的对话,但在凡事都能上网解决的年代,深刻的人情味更让人流连忘返。农历新年将至,建议大家除了在小贩中心享受美食,也可到不同湿巴刹走走看看,采买年货,温习这个平凡“景点”的不平凡。

为鼓励国人多光顾湿巴刹并分享收获,谢采芹与印度回教美食教室Spice Zi Kitchen的Taahira Booya合作,在社媒发起Pass the Pasar运动。

对本地厨师谢采芹(29岁)来说,湿巴刹绝对是值得守护的珍贵资产。她在2018年随丈夫移居澳大利亚墨尔本,每次返新必去湿巴刹,因为可以身处各种族背景熙熙攘攘的人潮,听到各种熟悉的语言,闻到豆腐、海鲜等熟悉的气味,“这样就知道自己真的回到家了。”但她清楚自己属于少数,特别是在同辈之中。

想找印度、泰国或越南料理的食材,来这里准没错。其他地方少见的辣木、凹唇姜、青菠萝蜜、洛神花的叶子、香蕉花(以及香蕉树各个部位如叶和茎)等,都能在竹脚一网打尽。蔬菜种类之丰富,足以吸引全岛各地的买家,其中不乏移居本地的外国人。较大规模的摊位如Chia's Vegetables Supply亦有不少西式料理常用的蔬菜。

zbfukan20210114.a_Small.jpg
想找印度、泰国或越南料理的蔬菜,竹脚巴刹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无论是湿巴刹的食材或熟食中心的美食,都极富马来文化特色。这里买不到猪肉,却能尽情选购马来和印度尼西亚传统料理的食材,从健康食品丹贝(tempeh)到缤纷多彩的中东香料,从各式各样的香蕉到用来制作传统糕点的去皮木薯,烹调马来食物不能缺少的大功臣,这里一应俱全。

1915年开业,1981年拆迁,大部分摊主迁到现址(原址对面)。摊位近300个,是本地规模最大的湿巴刹之一。

全岛有83个湿巴刹

1964年建成,成为本地第六个湿巴刹。2003年拆掉重建,2006年重开。

其他亮点包括印度香料、现榨椰奶、山羊肉及特色海产如豆腐鱼。

从花生根到中草药,从煲汤用的海味和干粮到莴笋和青龙菜,还有诸多鱼类和生猛海鲜,以及从其他湿巴刹销声匿迹的田鸡和鳗鱼等,这里或许最贴近童年回忆中的湿巴刹。

“国人的价值观变了,很多人在乎的是舒适和便利。超市里一切包装得体,价钱标得清清楚楚。湿巴刹没有冷气,价钱要开口问,而且大部分只在早上营业。何况,现在许多人比较喜欢去‘上镜’的地方,因为可以拍下美照放上社媒。湿巴刹能否长久经营?坦白说,我不太乐观。现在有了线上购物,甚至不必和服务人员交流,我们与食材和烹调分离得越来越远。我们还是会去小贩中心用餐,但小贩中心旁边的湿巴刹,去的人却越来越少。” 

★竹脚中心巴刹

谢采芹说:“岛国的情况相当独特,我们有好多小巴刹,而且都是hyperlocal(超级地方性)。比较之下,整个墨尔本只有两个大市集,其余是较小的临时市集,可能一周办一次,顾客和摊贩的交流机会较少,难以培养感情。但在我国,无论你住在哪一区,附近一定会有湿巴刹,常去就能和摊贩培养密切关系。”

她指出“hyperlocal”的优点(也是缺点):“摊贩一定会认出老主顾,熟客总有特别的待遇,例如摊贩会把最好的食材留给你,或是你什么都没说,摊贩就知道你需要什么。反之,摊贩也可能把相对陌生的顾客当成‘外人’,价钱可能开得高一些。”

观光客较多,整体氛围感觉较“现代化”,许多果菜鱼肉都以塑料预先包装好,感觉更像超市,不像其他湿巴刹可自由酌量购买零包装食材。

★芽笼士乃巴刹

在线上购物蔚然成风的年代,反其道而行更能满载而归。随年轻厨师钻入被忽略、被低估的湿巴刹,选购新鲜食材也搜集满满的真情互动;这个岌岌可危的文化与感官飨宴蕴藏岛国专属魅力,独一无二也无可取代。

zbfukan20210114.c_Small.jpg
谢采芹喜欢白桥巴刹,因为摊主亲切友善,会主动攀谈。

如果旅行最美丽的风景是人,岛国最动人的景点会否就是湿巴刹?

谢采芹小时候会和母亲去湿巴刹买菜,但成为厨师后较熟悉西餐和外国食材,去到湿巴刹会紧张,因为感觉自己在摊主眼中是不懂市价或烹调的“小妹”。但渐渐地,她迷上湿巴刹诸多新鲜且新颖的食材,也开始享受和摊主聊天,以及向摊贩和其他顾客讨教的过程。湿巴刹的充实体验启发她编写英文食谱书“Wet Market to Table”,详细介绍25种不易在超市找到,却可在湿巴刹尽情选购的食材,如辣木(moringa)、珍珠豆、凹唇姜、青芒果和姜花等,希望鼓励更多国人走进湿巴刹寻宝。

但对近在咫尺的本地湿巴刹,我们却可能无知无觉,甚至渐渐把熟悉变成陌生。

以外国游客的观点来看,湿巴刹颠覆他们对城市岛国的想象,别有一番魅力。没有金沙、鱼尾狮的光鲜亮丽,也不像植物园一样有申遗成功的佳绩,却胜在接地气,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小市民日常生活的气场,还能看到许多他们从未见过的食材。“Wet Market to Table”一书引述新加坡美食大使司徒国辉(KF Seetoh)的话:“如果纽约市也有和岛国一样的湿巴刹,一定能得到当地年轻人全心全意的拥护。”

新加坡统计局数据显示,湿巴刹的食材摊贩在10年内减少近800人,跌幅12.4%。按照这样的趋势,湿巴刹将日渐式微,或许有天不复存在。

·instagram.com/spice_zi

超级地方性的优缺点

我国目前有83个湿巴刹,其中81个在1985年之前建成,历史较悠久的包括“高龄”70岁的中峇鲁巴刹,以及位于牛车水、小印度及最早发展的组屋区女皇镇和大巴窑。这些湿巴刹多为独立建筑,一般同时容纳小贩中心。较新的两个湿巴刹则被规划为商场的一部分:榜鹅广场的榜鹅巴刹(2004年),以及2011年落户白沙伊莱雅购物中心(Elias Mall)的湿巴刹。

游客出国,往往喜欢钻进当地人喜爱的市集,仿佛越富生活气息的“道地”旅游体验越珍贵。于是我们摸黑步行到东京的筑地市场吃早餐,在台北搭捷运去南门市场买金华火腿;我们想起巴塞罗那波盖利亚市场里排列整齐且比宝石更诱人的水果蔬菜,又惦记着西雅图派克市场的咖啡和海风。

★中峇鲁巴刹

分享湿巴刹的寻宝之旅(Pass the Pasar)

参与方式:顾客可拍下自己去的湿巴刹(包括入口处及巴刹内的景物),选择一样食材然后亲自下厨,接着把照片分享在Instagram,标上#passthepasar,并请另外三名朋友“接棒”参与。

熟食中心亦能尝到较少见的马来食物,例如菠萝蜜咖喱、埃及豆(kacang phool)及源自印尼爪哇的urap(黄姜椰丝沙拉)。更难得的是,建筑本身和食材、美食一样诱人——设计以马来甘榜传统房屋为发想,屋顶呈金字塔形状,可说是芽笼士乃最重要的地标。如果近几年没去芽笼士乃一带,不妨顺道看看2018年新开的芽笼士乃大厦(Wisma Geylang Serai)。建筑外观与湿巴刹相辅相成,内有介绍该区历史的美术馆及民众俱乐部。

巴刹摊主亦可参与:拍下自己的摊位,附上地点标记(geotag),并在贴文附上一样食材的图片和烹煮技巧或贴士,最后请另外三名朋友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