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给邮差推行了五天工作制,从而又把邮差人数再次削减。美其名是让他们有个长周末可以多休息,多些时间同家人相聚。可是星期六这一天的工作小时和信件数量,都给加在周一到周五这五个工作日里。原本在周六应该送出的信,就拖延到下周初才送出去而造成延误。虽然公司有向公众说明周六寄信将迟一天收到,但显然改不了人们寄信的习惯。
设在组屋楼下的组合信箱也失去过往的效益,因为邮包体积大,有很多是放不进信箱而要送上门,但成功率只有六七成。支援队伍的需求也完全不一样了。这些都是执行部门和管理层在运作程序上没有及时改进,而造成服务水平日益下降的个中因素。信件自动化分检只能解决部分人力需要,不能太夸大其效益,邮政的终端服务大体上还是要依靠人力去执行。
新邮政曾经是个值得信赖的品牌,主要收入来自邮政业务、物流邮包、信件分检和派送这三大支柱。员工工作愉快,互相扶持,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作为政府机构到后来的附属公司,服务水平即使不是最好,也都还算中规中矩。一路来没有负过债,每年运作总是有盈余,也曾经有过2亿元的现金储备。
再谈监管当局所扮演的角色。它可以更具有人情味,不能只是刻板地罚款而不提供援助,例如如何协助新邮政加快引进外来员工当邮差,放宽聘请外劳人数的局限等,以及探讨能否以人工智能(AI)来取代现有的测试方法。如果新邮政的服务水平继续不能达标,将有损新加坡邮政服务在国际上的名声。监管当局应该检讨它所设下的水准门槛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对运作上有过度的要求吗?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评估信件派送的水平?数据水平必须符合实际需求才有意义,不接地气的数据标准就只会浪费大家的时间、耗费人力、物力去追求不切实际的指标。
现在所面对的不只是新加坡邮政公司的问题,而是新加坡广大民众对邮政服务的信心和期待。我们都希望新邮政能早日把服务水平搞好。特别是文件、支票之类,不要老让寄信和收信的个人和商家提心吊胆过日子。
受削减员工影响最大的邮政服务单位是信件分检和派送这两大部门,它高度依赖人力运作,也就是几千名全职和兼职邮差赖以谋生的部门。每天从邮政分检中心送到派送所(邮差户内工场)的各类信件如挂号信、平邮、小邮包、传单等等,还要人工加以细分、整合、装上电单车。这些户内的工作和步骤就要花上邮差三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剩下不到五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派信。
(作者是退休邮政从业员)
最后,给新邮政一点忠告,不要给邮差再加压力了,他们在生活线上已经被推到了失控的边缘,应该给他们多些关注、关怀和指导,让他们得回一点职业上的尊严和信心。新邮政是靠邮差这一群劳动者而得以生存的,不是吗?
二、削减员工对邮差服务质素的冲击
但公司上市后就起了本质上的变化,每年都想要赚取最大和更多的利润来给股东分红,这一点媒体也有报道。这个走向到底有多糟呢?可以感觉到的是一向以服务为主的信念,在追求利润的情况下被逐步吞噬了。曾经有人取笑说,邮政局更像杂货店,什么都卖,就是没有把邮政本身的事务办好,到邮局要排长龙,信件却老是派错。说穿了还不是想多卖一点其他产品,多赚点钱来满足利润的追求。
多年来,由于低薪、工作环境差和时间长,本地人多数是不当邮差的,连邻国也少有人来应征,就算来了也工作没几天就跑了。往往职位上的空缺是以几十到上百计,也拖了很长的时间还不能填上。基于邮差人数对邮件服务水平是那么重要,公司却没有为人事部订立关键绩效指标(KPI),指定人事部同样也要对公司的服务水平负责,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填补邮差职位空缺。这一来也拖延了运行部门改善服务的步伐。
如今新邮政被罚款了,造成今天的局面,不是给它加个一百几十个邮差新手就能解决的。所存在的问题是多层面而复杂的,如果新邮政不认真去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而做全方位的处理和改善,能否提高邮件服务水准将是令人怀疑的。高层管理必须在谋利和服务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认真地把服务水准做好。希望前面可以看到曙光。
管理层深信引进外来人才可以为公司干大事,便以合约性质高薪聘用与空降了所谓的“人才”来主管公司。这本来没什么不对,他们也许真的能给公司注入新生命、新气向。可是这些年来集团总裁不断更换,有的只是来“管理”,没创新的点子而被叫走;有才干的却不能和董事部配合而离开。人事上的变动给公司带来不稳定性和负面的影响。
三、投递部门没有随着时代步伐改革跟进
近来新邮政屡屡见报,不间断的投诉、丢弃信件、罚款等,令人对这家上市公司心存疑问, 这些日子来这家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笔者就个人的一些体验和了解,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二。这里从三个要点来分析:
每天每个邮差要派送的信件增加,要覆盖的地区也加大。当邮差是一门苦差,靠劳力,风雨不改地去完成任务,每天所给的信件派不完是不准回到派送所,而派信的精准性则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上的局限,超量信件加大了邮差在派送上的失误。邮差是弱势一群,他们只能默默地承受。大家不妨观察一下,傍晚邮差还在街灯下送信呢,等到高管意识到邮差人数对信件服务好坏是关键要素时,为时已经太晚了。
邮差丢弃信件是背叛了公众的委托和信任,不可原谅。除了个人品格的问题,从更深一层去了解,他们是在重重压力下,迫于无奈所做出的消极抗议行动。公司和部门同底层员工缺乏沟通,无视员工在体能和心智上运作的耐力,不断地加压,因此事情的发生只是迟早的问题罢了,一点也不意外。没把事情说开,邮差所受的苦是不为人所知的。
一、公司营业宗旨的改变
如果新邮政不认真去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而做全方位的处理和改善,能否提高邮件服务水准将是令人怀疑的。高层管理必须在谋利和服务两者之间取得平衡,认真地把服务水准做好。
公司连续好几年聘用国际上颇具名声的咨询公司来进行整顿和清理,过程中清除了不少部门的冗员,这是好事,但运作部门一些老经验的员工如邮差等也都被请走了,这却伤了运作部门的元气。
私营化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提升公司的效率,增强运作的灵活性,减少冗员和整顿低效率的部门。但是每换一位集团领导,总是在缺乏创新赚钱的点子之下,以削减员工开销来维持或推高利润。
运作部门忽视了工序再造(work re-engineering)的问题。整个大环境在变,以往以信件为主到现在大宗邮包的涌现,物件体积加大,邮差每天要处理和搬运的数量、重量和操作流程,却还停留在信件的阶段。以往邮差只需跑一两趟来回派送站,拿完他分内的信件去派送,如今跑三几趟都办不到,因为电单车再也载不了这么多大件的邮包。
每一位邮差每天派送信件要覆盖一定的地区,平均大约是三四十座组屋,私宅是几百家。信件数量从3000封到五六千封不等,视商业区或住宅区而定,节日时期数量就更多了。在工作单位,邮差如果有空缺或缺席,这些工作就要由其他邮差分担,这使本身已经繁重的工作更加吃力。多年来被砍的熟练邮差不少于三五百名,这些被裁减邮差的工作量就落在留任的邮差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