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词典是根据上世纪80年代由教育部课程发展署小学华文教材组编写的小学华文课本,共12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级各两本)所用的汉字来加以统计,计算出每个字词出现的频率。我曾根据这本报告写了一篇《先学认字是走对了路》(《联合早报》言论版,2004年2月13日),反映小学华文教材用字用词的许多问题。

他说的《联合早报中小学华文课本用词调查报告》,我没见过。不过,他漏了一本1989年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华语研究中心刊印的《新加坡小学华文教材字词频率词典》。

其实,我认为对现行中小学的华文课本进行调查及统计其生字词的使用频率,效果远比去进行《频率字典》的调查来得好。然后,用这些调查出来的最常用字词,来对照《南洋·星洲联合早报用字用词调查报告》的成果,去修订现行的课本,才符合学生实际的需要。因为《联合早报》的那份调查报告,收集的字词范围比较广泛,而且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词汇有关。我们采用其最常使用、频率高的字词来编写教材,才是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

根据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吴福焕博士说:“《新加坡学生日常华文用语调查系列》是继1989年《南洋·星洲联合早报用字用词调查报告》和《联合早报中小学华文课本用词调查报告》后,又一聚焦本地,较具规模且符合实证要求的新加坡日常华文调查汇编”。

就举个例子吧,教育部在2002年公布的小学华文六年的1800个生字表中的“群”字,是一、二年级的生字,但在2007年公布的生字表里不见了;在最近更新(2016年)的小学《高级华文》教材的识读词和识写词语表里也不见了。只有在更新教材的《普通华文》五年级第九课的识写词语表里出现,识读词语表里也没有了。《高级华文》只在二年级第17课的识写词语表里出现“群群”一词。

应符合学生实际需要

可见,现行课本采用的字词与社会上最常使用、频率高的字词,是有距离的。学生所学的字词会不会与社会生活脱节?课本教材的编写,是根据公布的生字表里的字,来搭配词语编写课文?还是先有课文才列出生字表和生字词?这些生字是根据什么原则来列出?我们不知道。不过,字词不先识读,就来识写?会不会使学生对学习华文心生恐惧?这不也颠倒了“听说读写”的顺序吗?

根据最常用字和最常用词的频率来编写教材,将使学生受惠。但我看了《频率字典》的调查报告内容,却有一些疑惑,就是有关该调查报告的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样本的取样。我们看到教研中心刊印的《频率字典》的简介说明,是“以传统英校、特选学校和邻里学校的分类抽样,调查六所小学和四所中学的小一到中四的学生……参与的学生合计1737人”。这样的叙述,让人无法了解它的分层取样的年级和人数。究竟小一至中四各年级的样本是多少?这样的样本是否能代表中小学生各年级的群体?如果不能代表各自样本的群体,那么这份调查报告的成果是有瑕疵的。

非报章类语料方面,我们也看不到各年级学生阅读的是哪些资料。如教材是指什么教材?教辅是什么教辅材料?网络是怎样的内容?杂志是什么性质的?这等等的问题,都没有说明清楚。

虽然该教研中心对这个项目,投入了许多的人力和财力来完成这项调查。但实际效果如何?对华文教学和课程编写的帮助有多大?由于以上的因素,我们无法评估。

“人、成、居、众、岛、体、合、策、力、害、之、马”都是字表里的字,它们和“群”字组成的词也是最常用词语。《频率字典》里,“群”字是频率高的常用字,常用词语也出现“人群”“群体”“猴群”“社群”“群众”。但这些词语,都没有出现在现行教材内。

但是,究竟各年级样本学生各自阅读的是什么刊物?他们阅读各报章的什么版面?小学生除了阅读《大拇指》和《逗号》外,还阅读了报章的什么版面?小一、小二样本的学生阅读什么刊物、报章?都没有说明清楚。

一份调查报告的研究方法,关系到这份调查报告的可信度。我看了该调查报告中的《简介》和吴福焕博士的《序》,无法了解该调查报告的学生取样标准和语料来源与抽样的一些问题。

换句话说,修读《普通华文》的学生从一至六年级只读到一个“群”词;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从一至六年级只读到一个“群群”词。他们都不会学到“人群”“成群”“群居”“群众”“群岛”“群体”“合群”等词,也不会学到成语“群策群力”“害群之马”。

第二,语料来源与抽样方面,说明该抽样分报章类语料和非报章类语料。报章语料用分层采样和系统采样,非报章语料则根据问卷所调查的结果进行采集。在报章类语料方面,列出《大拇指》《逗号》《联合晚报》《新明日报》《联合早报》。《逗号》和《大拇指》是中小学生的刊物。《联合晚报》《新明日报》《联合早报》是新加坡的三大华文报章。非报章类语料方面有杂志、漫画、歌词、网页、教辅材料及其他书面文本。书面语语料库合计263万7990字次。

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的中小学华文教材编写组,是根据什么原则来编写教材或修改教材,我们不清楚。但会不会因此把华文的程度再往下降?使华文难学?这才是我们所关心的。

(作者是本地资深教育工作者)

学生日常的华文用字,就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使用的文字。利用调查来统计这些字和词的使用频率,非常有意义。这对教育部在制定中小学华文生字表、生词表时非常有用,也极具参考价值。这些语料也能帮助课程设计者在编写教材时有所根据,如哪些是最常用字、哪些是最常用词、哪些字和词要先学等,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华文。

在报章方面,以《联合早报》来说,如果你只选读休闲娱乐、分类广告、@世代、体育、新加坡新闻,而没有选读国际新闻、政治、财经新闻的版面,所统计出来的最常用的字、词,将不会出现太多的政治和财经方面的字词。

最近在国家图书馆看到一本《新加坡学生日常华文用字频率字典》(以下简称《频率字典》),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在新加坡这个华文学习低落的大环境,竟然还有人去做这项不讨好的工作,实在难能可贵。后来发现,这是由新加坡教育部委托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以下简称教研中心)承办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