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奉养父母:曾子相信,奉养父母是基本的孝行。他说:“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又说:“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大载礼记·曾子本孝》)。

记得好多年前,笔者参加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主办的泛太平洋国际道德教育研讨会。当笔者在大会上做区域报告,说新加坡社会重视东方价值观,尤其是重视孝道后,新西兰的代表站起来说:孝道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据知在她们的社会,当子女到18岁后,会鼓励他们独立,不要再依靠父母。以后,父母也不指望依靠子女养老。我们的养儿防老观念,在她们的社会里是不存在的。这显示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社会,人们对孝道的期待,基本上都记载在儒家典籍里。如《论语》《孟子》《孝经》《礼记》《大载礼记》《颜氏家训》等。过去学校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许多都来自这些典籍。

三、带给父母快乐:曾子认为物质上的奉养,还不能算是孝。孝还需要使父母感到“安心”,感到快乐和没有忧虑。“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安为难。安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大载礼记·曾子大孝》)。

四、追思祖先:孔子说:“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他认为不论父母是活着或者是已去世,作为子女的都要待之以礼。孟子也认为当父母在世时,虽然奉养和尊敬父母是重要,但是当他们去世后的追思更是重要。他说:“养生孝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当大事。”(《孟子·离娄下》)。

品德教育不能少了“孝”,要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就要推行孝文化。品德,是一个人素质的核心部分,品德教育,会影响我们下一代的国民素质。因此,笔者建议: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里提倡孝道。

从以上的论述来看,我们知道孝道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华人社会流行“百善孝为先”一说,《孝经》开头也表明“夫孝,德之本也,教之从所由生也”,意思是说一切的道德行为,是以“孝”为根本,一切教化也以此产生。《孝经》是中华文化里第一部教“孝”的经书,是十三经之一,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对几千年来的华人家庭、社会影响很大。

(作者是本地资深教育工作者)

美国在1992年后在中小学实施的六大特质人格教育,其内涵是:一、可信赖性(Trustfulness)、二、尊重(Respect)、三、责任(Responsibility)、四、公平(Fairness)、五、关爱(Caring)、六、公民的义务和权利(Citizenship)。

二、尊敬父母:孔子认为孝行除了提供物质的奉养外,还要尊敬父母。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从字面上看,这六大价值观确实和“孝”没有关系。我向一位小学老师请教,她告诉我小学“好品德好公民”的教材里,是有孝顺的课文,它是放在“关爱”的价值观里,然而并不多。

在六大特质中的“关爱”,是指:一、认错;二、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三、并表现自己对他人的关心;四、表达自己的感激;五、宽恕他人;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以美国人格教育中“关爱”的内涵来说,确实是看不到与“孝”有任何关系。

五、光宗耀祖:曾子认为行孝有三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为父母带来荣耀,光宗耀祖。他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

我们的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素来是用母语教导的。对华族的学生来说,其目的就是要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教育部在1990年向全国小学推行的《公民与道德教育》修订版《好公民》,就是要弘扬中华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和孝等十五个大价值观。2013年起改为《好品德好公民》,其价值观有六个:坚毅不屈、关爱、正直、尊重、和谐和责任感。

六、移孝作忠:颜之推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心,不能只停留在报答养育之恩,应将这种爱推及社群和国家。作为子女的应该有牺牲个人以救国家的情怀。他说:“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颜氏家训·养化第十五》)这种“移孝作忠”的概念,是将孝道推向更高的层次。

“关爱”这词条,《最新现代汉语词典》里不收,可能是外来语。英汉词典对“关爱”(care)的解释是“关心”及“照顾”。如果我们“关爱”的内涵,包含关心父母、照顾父母,那就与孝有关了。

笔者综合儒家典籍中的论述,人们对孝行的期待,可归纳成六个层面。

到目前为止,在华人社群里,孝道还是最重要的德行。它不但是家庭中伦常的支柱,也是社会中认可的德行。孝道还是衔接祖先、父母和下一代的环钮。换句话说,在华人社会里,子女如何对待父母,奉养父母,以及对祖先的追思,是一般家庭成员所重视的。光宗耀祖,被认为是孝道的最高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