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岛(Crete)位于地中海北部,是希腊第一大岛,它拥有漫长的古代史,是希腊乃至西方文明的源头。岛上的克诺索斯(Knossos)是一座米诺斯文明遗迹,被认为是传说中的米诺斯王的王宫。这座遗址由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于1878年最早完整发掘,出土了大批文物和器皿,以及许多刻有线形文字的文本泥板,揭示了一个曾经存在过的灿烂辉煌的文明。

那次我们上岛,随当地导游走访了克诺索斯遗迹后,又去参观了相应的陈列遗迹考古发现的博物馆,馆内的物件和作品林林总总,兼有精美细致和宏伟壮观。但是,真正令我产生极大灵魂震撼和崇敬心情的,是一具中等体形,缺胳膊少腿的破损雕塑,它是青铜或是陶土制作的,导游自豪地介绍,根据多方考证,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体现自由意志的肢体动作”的雕塑造型。

古希腊的艺术家奋勇向前跳跃了一大步,终于初步开启了“人文精神”的一道缝隙,而中国古代的工匠们原地萎缩了一小步,或者简直就是全体向后转,坚定地关闭心灵,将本该进一步开拓的人文故事,大阵仗大手笔地还原到“神的原教旨主义”。

表达顶天立地的自由意志!

(作者是本地写作人)

可是,我默默地,也有点顽强不屈地知道,胜负早就裁定。

细看之下,深究之后,我不由觉得,是的,正如导游指出的,它舒展的外形和紧致的内在所表现的,分明是强烈孤傲的人性渴望,渴望无忧无虑尽情伸屈达致完美追求崇高,渴望实现作为大写的生灵的那种天生的自由自在——像是一只精力饱满的动物,从山峦高峰一跃而下,继而是恣意狂为的一马平川,或者是一只神采奕奕的大鸟,呼啸展翅凌空升浮,接着是无所顾忌地翱翔于天地之间。

1941年5月,为了抢夺地中海的战略据点,纳粹军队利用滑翔机和伞兵部队向克里特岛发起空袭,展开著名的“克里特岛战役”──那次我向导游求证这件往事时,她像一位军事学家一样教导我,是的,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空降战术。

那个独立不羁的雕塑,还有整座美丽的克里特岛,都是“人类自由意志”的永恒象征。

导游进一步讲解道,之前的一大段史前文明时期,世界各地,不管天涯海角的何方部落何方城镇,甚至颇有规模和成就的氏族王朝,达到相当的文明程度和繁荣,至今从它们的遗址考古出土的所有人工雕塑制成、绘画作品或者其他工艺创造,从主题到内容,体现和传达的,无一例外,都是对于神以及神之威仪的颂扬赞美和顶礼膜拜,渺小的人类本身是没有任何位置的,更遑论预想和提示哪怕些微的、弱弱的,与神“平起平坐”的人类的自由意志。而我们面前这个堪称独一无二的“普通”雕塑作品,突出强调的,却是到那时为止,全世界全人类之中,心思心情的萌芽状态,第一次有艺术家清醒地意识到“人的自我”,并且更大胆妄为的,第一次有了冲破牢笼,充分表现“人的自我”的冲动和能力──几千年后的今天,以专业非专业眼光审视,这冲动和能力,仍然具备了无与伦比的说服力和想象力。

有没有一个世纪的停顿,或者一个世纪的倒退?!

这是两个极端,但肯定不是两种对等的文明,甚至不是两种都是文明。

回来后我曾查找资料,读到有位作家的评语:“克里特岛一直以来都是自己解放自己,所有人都为了自己的自由而战。”──哦,“自由”是个视死如归的单词。

想象如果把它们分别放在同一个宽阔广大的场地,两相比较:一个手无寸铁体格残缺的个人,那么“高难度”的,又那么举止优美、从容不迫的,去对峙一个整齐密集并且兵戎盔甲武装到牙齿的铁人阵仗。

在此,有必要提一提另一个举世震惊的出土阵容:秦陵兵马俑。

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才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人!

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又是一个“第一次”,不过,这里的“第一次”却是类似于兵马俑阵仗的战争工具,是用以杀戮的“创意”。人类的智慧永远具有两面性。

那是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个人意义上的人,一个全神贯注的人,正做着一个“高难度动作”:抬头耸肩,支撑倒立,俯冲飞扬,乘风而去。乍一看,有一种极速极限的刺激,以及一气呵成的美感。

唉呀,对于我这个来自亚洲,来自另一个古老文明的懦弱单薄的“现代文化人”来说,亲眼目睹这起源于地中海岛屿的“第一次觉醒”,是何等的震耳欲聋!那位/那批塑造了这个“先验先锋先知先觉”的雕塑造型的伟大先人,他/他们的洞察力和颠覆性,又是何等的贯穿了整部东西方的漫长历史!

这是东方不败的神话和神灵。

克里特岛还有它发生在近代的英勇故事。

导游继续说,当时,岛上许多人,包括妇女和老人用自制的简易刺枪甚至“厨房武器”合力抵抗。岛上各处村庄建有纪念碑,值得去看看。可惜,时间所限,我没能如愿。

而我关注的是另一种不一样,根本原理根本精神的不一样──当我一眼看到克诺索斯博物馆内那个破损残缺的雕塑时,不知怎么,一刹那,我内心近乎同时闪过秦陵兵马俑雄壮威武的操演声响,心中涌起一股无以名状的巨大悲哀。

闭眼遥想,就好比,远古远方,米诺斯的一个孤胆“残疾英雄”,突然间平地而起,做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旷古动作,一举摆正了人类——个人的至正理念,也顺理成章地树立了体魄——心灵的恢弘造化。

有学者论证过,秦陵兵马俑可能受到古希腊雕像文化影响,理由是,出土相距兵马俑前100年内的秦墓兵俑并不像兵马俑的阵仗如此巨大写实,更重要的是,兵马俑身躯、青铜马车等实部细节描绘的精确手法,都跟以前的陪葬品的创作概念和体统很不一样。

看一看时间线,富有启发意义:那“第一个个人”的雕塑成型,宽泛估计,是出自公元前3650年到前1400年,古希腊的青铜时代。秦陵兵马俑,基本上肯定,是公元前246年至前208年的制品,比“第一个个人”晚了至少1000多年。

随后,克里特岛居民走出家门,继续用能找到的一切武器挑战希特勒的部队。这是德军在二战中首次遭到当地民众广泛的强烈反抗。德军报复杀害了岛上的很多居民。但是,在德军占领时期,岛上的抵抗运动依然活跃,直到1945年德国投降。

由此,我更深切地理解了,“文艺复兴”的真正涵义。

那时,克里特岛上的居民与英国、希腊等国士兵并肩作战,保卫家园,多次用步枪击落了降落伞。不过,经过八天激战,克里特岛沦陷,盟军撤退。

可以推测,自那“第一个个体”雕塑之后,古希腊青铜时期应该相继陆续还有更多更出色的同类艺术作品产生,“人类的自由意志”这样的大题目,应该渐渐成了前卫风尚乃至普遍形式。

所以,如果秦陵兵马俑的制造某种程度上具体参考了希腊早期的雕塑创作方法,那么遗憾的是,它丝毫没有吸收和仿照(哪怕仿照)希腊古文明古雕塑的最先进最开化的艺术成果,而只是“西学为用”,拷贝抄袭了一些成熟超前的技艺,用以鬼斧神工地打造了一支浩大的、万众一心勇往直前的泥塑军队,一部反过来能够彻底镇压和摧毁个人自由意志的僵尸机器,为另一类“中学为体”的变本加厉的神话提供美学依据和暴力支撑。

更深切地理解了那声古典的呐喊,什么叫做“人是万物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