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住家感觉,与前几年相比,蚊子明显少了,“大包受苦率”也随之减少。

我对蚊子叮咬过敏,被叮咬后皮肤上会起个大包(有时一蚊多包),奇痒难熬,大半日才消退。

现在情况好多了,白天在家里,基本上没有蚊子骚扰。晚饭后看影视剧或者读书写稿,也不大有蚊子干预。偶有蚊子叮咬,主要还是在卧室,还是在夜晚的睡眠时间。我不大喜欢开着空调睡觉,窗户大开,睡到半夜有蚊子从外面嗡嗡飞进来,逼不得已只好燃一盘蚊香。我家在九楼,能够飞到那个高度的蚊子都比较强壮,少数几只扛得住或者根本不在乎蚊香的烟雾,仍然对我发动凶狠攻击。现在人老了,不像以前反应快速行动积极,而只愿被动应付:被咬醒后勉强起身,拿一罐“拜高”或者“速杀”朝着房间半空,四方八面胡乱喷洒一番,再马上倒头睡去。

往事沉渣泛起:中学暑假去乡村夏令营,几十个年轻人在人民公社礼堂席地打统铺,每铺挂一支蚊帐。夜晚熄灯后,帐内闷热,臭汗满身,大家照样天南海北,唱歌玩笑,迟迟才入梦。某个倒霉蛋蚊帐破了洞,夜里被蚊子疯狂叮咬,隔天早晨,头脸变“赤豆棒冰”(也是过敏),大伙儿瞧见,捧腹哄堂……

看到最新报道,为了进一步抑制骨痛热症等与蚊子传播有关的疾病,我国计划建设第三个生产这种绝育伊蚊的设施以提高产量,之后可以在更多地区释放带有菌种的雄性伊蚊,加大力度抑制伊蚊繁殖。科学方法才是治本的关键。

幸好,蚊子的确少了。这样的成效要归功于生物科技:前几年开始,我们这儿的住宅区做了试点,释放带有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伊蚊,抑制蚊子繁殖。亲身体验告诉我,这方法管用。当然,还有其它的辅助措施,比如持续改善社区环境卫生,长期不懈督促居民采取各项措施防止幼蚊滋生等等,也起了很大作用。

以前白天也时常遭蚊子叮咬,厨房、书房和客厅机会均等。晚上更不用说,特别是蚊子活跃的季节,或者碰到什么重要日子,楼下很多人烧纸祭拜,把蚊子熏得漫天飞舞、误窜乱闯,那时只能紧闭卧室门窗,实行“封闭式管理”。若有蚊子预先漏进,那就惨了,夜里被叮咬痒醒,立刻起床,使用杀虫剂扫射各个隐蔽角落,再展开地毯式搜索,直到发现并消灭真凶,方才重新入睡,这个过程一般要进行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还不一定每次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