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去年8月,“绿马”就在中国互联网上成为搜索热词,今年以来更是有很多商家把绿马制成产品,比如印着卡通绿马的徽章、文化衫等。杭州百年老字号知味观今年2月还推出“绿马定胜糕”,将本就有吉祥寓意的传统糕点更进一步制成了“抗疫文创”。
这名“90后”负责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团队大胆尝试以铜奔马文物少见的正面形象为设计原型,将其拟人化,加入有趣的性格特征,才有了现在的出圈作品。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雷接受中国媒体杭州网采访时说,“抗疫文创”火爆的经济现象背后,对应的是绿码成为民生热点话题后的市场。
文创能与历史挂钩,也能和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穿着绿马文化衫、吃着绿马定胜糕,背包上还有“绿马踏肺炎”挂件的人,浑身上下都透出对疫情早日结束的热切期盼。
铜奔马衍生文创产品 过去曾推出反响不大
网络时代让许许多多中国人学会了“蹭热度”“蹭话题”,从中把握商机;在疫情下,这种本能成就了“抗疫文创”。
“绿马”与代表核酸阴性的“绿码”谐音,尽管造型丑萌搞笑,但这匹绿马却制造出许多商机,在疫情乌云还未完全消散的现在,成就了“抗疫文创”。
从5000多条商品评价中不难看出,除了被丑萌、搞笑的造型吸引,很多人更是冲着它的“吉祥寓意”下单,戏称“绿马保平安”“带出门做核酸,保绿”。
张雷指出,积极的绿码周边产品可以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积极向上的寓意和祝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使消费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疫情。
这丑萌的设计,让中国网民直呼“好奇怪、好喜欢”,纷纷下单抢购。其中一款毛绒玩具今年6月底在网络上走红后,一度卖到脱销、一马难求,直到今天仍雄霸甘肃省博物馆天猫旗舰店的销量榜首,月销量超过3000件。
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的铜奔马,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一直都是文物里的“顶流”之一,之前也衍生过不少的文创产品,包括等比例缩小的摆件和造型雪糕,但反响都远不及这一次,而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既不够“接地气”,又没赶上热点话题。
姿势奔放、笑容憨傻的绿马,踩着形似河豚、神似“愤怒鸟”的萌物,第一眼看到这个丑萌的卡通设计,你大概很难想象它的原型竟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旅游局标志上潇洒的铜奔马。
冠病疫情肆虐两年多,苦中作乐的精神让中国特有的疫下通行证也“文创”起来。除了直接把代表核酸阴性的绿色健康码印在产品上,马也被刷成绿色与“绿码”谐音,成为文创新宠,其中最出圈的要属甘肃省博物馆出品的一款玩偶。
据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负责人崔又心介绍,在最初策划“绿马”产品线时,设计团队就把目标受众定为年轻人,而且设计团队整体比较年轻,对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也比较了解。
铜奔马因其造型灵动、结构玄妙,曾被中国文人郭沫若赐名“马踏飞燕”。一篇题为《马踏飞燕》的文章曾被收录在中国的小学语文课本中,让铜奔马在中国被人们熟知。如今,它更是被网民用谐音,赋予了“绿码”踏“肺炎”的俏皮意涵,成了疫情下的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