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上,京剧独特的唱腔也多次被再创造,作为一种符号加入到流行文化中,并不断焕发生命力。台湾歌手陈升1992年的歌曲《北京一夜(One Night in Beijing)》融入了京剧唱法,创新力度震撼当年的华人流行乐坛,进入新世纪之际经信乐团翻唱,再次风靡两岸。到今年初,京剧唱段“神女劈观”更进入游戏中,在YouTube和TikTok上虏获新的粉丝。
虽说故宫的玩具、景区的雪糕、各种走情怀路线的文创生活用品,近年虏获了不少中国年轻人的心。但是文创绝不是中国现在才有的新生事物,早在多年前、甚至是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就诞生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创作品。
月历牌上的旗袍美女是民国时期的特殊记忆与符号。当时,聚集在上海的中外厂商多采用月历牌宣传产品。绘图的方式从开始的中国传统工笔淡彩或重彩逐渐转变成西洋擦笔水彩,不变的是色彩鲜艳的画面。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从清代以来成为了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种类,并且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Stanislavski)体系、布莱希特(Brecht)体系,并列为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
四、京剧
头戴紧箍儿、腰缠虎皮裙、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是中国早期最有代表性的文创符号之一。它的故事也走到日本与西方世界,成为著名的猴王(Monkey King)传奇。
这些早期的中国文创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英文简写)既来源于经典文艺作品,也衍生自反映时代的形象。这些IP融合了一时一地的精气神和当时中国生活的日常用品,本身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部分的文创IP也走出国门,风靡海外。以下的中国早期文创IP,你认得几个?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黑白相间的毛色与慢悠悠的动作,让它显得憨态可掬、非常讨喜。因此,大熊猫从上世纪开始就经常被设计为中国各种大型活动的吉祥物,例如1990年亚运会的熊猫“盼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晶晶”、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进宝”。今年初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人气高涨,成了一“墩”难求的纪念品,它酷炫的“冰外壳”下也是一头大熊猫。
早期的月历牌主要以中国传统题材形象、山水画、仕女人物、戏曲故事为主。渐渐地,时尚的旗袍美女成为月历牌上的主角。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月历牌上也出现了女大学生的校园活动、女性驾驶电单车、游泳、骑马、赛马、划船比赛的画面,反映了女性社会生活的变迁。上海月历牌可以说是民国时期生活的侧面写生。
三、大熊猫
一、月历牌
大熊猫在国际上也是大名鼎鼎,衍生出各种文创产品或标志。1961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将大熊猫设立为会徽;美国好莱坞2008年上映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就利用大熊猫打造了文创IP。由于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形象太深入人心,西方媒体的时政漫画也经常以大熊猫代表中国,这些时政漫画常常带着讽刺与批评,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二、孙悟空
没有一个文创符号或概念,像大熊猫那样,那么能够代表中国,还跨界到各种形式、各种体裁的作品中。
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将民间流传的故事整理编辑成《西游记》,让孙悟空首次以较为完整的形象问世。随着历史的演变,孙悟空也不断被重塑,焕发出不朽的生命力。至今,人们最难忘的孙悟空,应该还是来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4年的动画片《大闹天宫》,以及中国中央电视台1986年播出的电视剧《西游记》。很久以来,孙悟空都是国际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传统形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