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德发主要种植菜心、小白菜、苋菜、苋菜苗、红苋菜和青葱等,其他蔬菜则向其他菜园和供应商拿货。公司每天有数辆冷房车到新加坡,为连锁超市、迷你超市和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供应蔬菜。公司后来也开拓新客源,直接把蔬菜配送给一些煮炒摊位和巴刹菜贩等。

另一家开在三巴旺轻型工业楼内的本蔬菜供应商(Ah Phoon),是一个三人作业的小型批发商。兼职当模特儿的菜商叶汶淼(25岁)是第三代,祖父曾在义顺组屋开店卖菜,几年前租下这个在工业楼内的店面,由他和父母三个人经营。父母亲负责上半场处理菜车送来的货,他则负责下半场安排送货的工作。

义德发每天有数趟冷房车送货到新加坡,确保运输过程中蔬菜保持最佳状态,罗厘多服务当地顾客。(陈爱薇摄)

延伸阅读

叶汶淼和父母经营的本蔬菜供应商,开在三巴旺轻型工业楼内,他们认为地点和环境都合适。(白艳琳摄)

像义德发这类有包装工厂的马国供应商,可提供巴刹菜贩300克、500克的小包装蔬菜,就像我们在超市看到的那样,可大大省却菜贩自己整理蔬菜的繁琐过程。一名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的批发商透露,马国小批量包装精美的蔬菜,价格跟在批发中心拿一整篮未整理的蔬菜差不多,所以不能怪菜贩选择前者。

柔佛菜农兼出口商的高质量操作

蔬菜风险的高低,食品局有一套标准,主要考虑对人体的危害风险。

本地批发商请冷房车代送货

春菜菓贸易供应商(Choon)的创办人李修贤(40岁),祖父早年在美芝路铁巴刹一带踩三轮车卖菜,1980年代父亲在金文泰中心开店。2004年完成国民服役后,李修贤加入家族生意,2008年在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开业。

本地进口商和批发商要如何应对局势改变,把马国同业的竞争化为助力,就如新加坡果菜出入口商公会副会长陈春发所说的:“大家都是商人,各自发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李修贤说:“我的叔叔是做蔬菜进出口的,他认为要在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设点,才能够看到生意量,发展空间比较大。因为很多酒店、中央厨房和餐饮连锁店,如果看到你在批发中心有店,会比较有信心,考虑跟你拿货。”

新加坡食品局每天都会抽样检查进口蔬菜,所以即使到了批发市场,蔬菜也不可以随意卸货。陈春发告诉记者,一般上要等到早上8时45分食品局蔬果检测员抵达,通知在场进口商个别蔬菜是否须要检查,才能开始卸货。

谈到蔬菜批发商所面对的挑战时,大多数业者都会提到这几年来自马来西亚的直接竞争。当地菜商出口到新加坡时,不再只是送到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也会把小批量的货送到巴刹菜贩和餐饮业者手上。这么做等于跳过本地批发商,令业者感到无奈。

义德发(Ngee Teck Huat)是由潘宗德(47岁)于1995年创办,从10名员工和10亩地种植蔬菜起家,当年多亏一名新加坡贵人借2万新元助他渡过草创难关。后来他接到新加坡菜园采用他们种菜的大宗订单,2005年公司租赁店面开始做蔬菜包装,随后接手一家处理新加坡蔬菜包装订单的工厂,逐渐发展成大规模工厂,并且有固定的新加坡客户。

马国冷房车不只把蔬菜送给批发商,也会直接送到巴刹菜贩和熟食摊贩手中,这令本地进口商和批发商感到一定压力。(白艳琳摄)

地大物博人多,在义德发可以深切感受到马国业者在这方面的优势。经过20多年的努力,公司现在拥有超过200亩菜园,以及超过250人的团队。农地以盖网方式培植蔬菜,防止雨水直接冲刷蔬菜和土壤,降低病害和污染,同时提高农作物生长率。

经过这些年打拼,公司如今有10辆货车,每天凌晨3点开始到全岛各地送货。李修贤认为餐饮市场在疫情过后已回温,未来需求会提高。

巴西班让批发中心开店显实力

话虽如此,本地批发商也不是毫无招架之力。春菜菓贸易供应商创办人李修贤说:“我们还是有一些优势。马国罗厘送完货就回去,如果临时发现货有问题或者要补货,他们不可能特地再越长堤补点货给你。我们就可以随时应变,马上找替代品。”

叶汶淼说:“我们的手机是24小时开着的,顾客漏了订什么,还是哪一些货可能被压坏了,我们可以马上送去,不影响他们做生意。有时他们很迟才下单,我们也照样接。一些比较大型的批发商,会有职员负责收单,所以要在指定时间内订货,不然职员下班就没人接听电话了。”

业者认可食品局的努力,但考虑到如今蔬菜进口来源更复杂,他们希望有关当局能增派人手和调整班表,特别是加强下午和晚上的把关力度,同时加重刑罚。如此一来,可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安全,也提供本地批发商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空间。

和李修贤一样,本蔬菜供应商的叶汶淼认为,本地业者会考虑到一些临时状况和品质要求,所以愿意多付一点钱找本地批发商供应蔬菜。

保障消费者健康和经营环境公平

叶汶淼的父亲后来灵机一动,跟来送货的冷房车司机商量,请他们帮忙。叶汶淼说:“我下午进来店里,把要送的货整理成一篮篮给他们。一开始有一点乱,像路线没有规划好,或者送错货,但一个多月下来已经相互磨合。”现在不必送货,叶汶淼有更多时间待在店里熟悉业务,规划未来要如何扩充。

据了解,也有较大型的出口商兼批发商,投资马国菜园和当地的包装工厂,争取双赢局面。

除了巴刹菜贩,其他潜在顾客如迷你超市、餐馆、中央厨房、食阁和小贩摊位,也不排斥更价廉物美的蔬菜供应来源。

工业区小型批发商生存有道

包装工厂引进真空预冷保鲜技术,再转移至冷房储存或厂房包装,延长蔬菜新鲜度。工厂有自动化包装、热收缩包装和切菜服务等,可配合不同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

叶汶淼按顾客的订单,把辣椒包成一袋袋。(白艳琳摄)
义德发的创办人潘宗德从经营菜园起家,后来发展包装工厂,成为新加坡主要的叶菜供应商之一。(林国明摄)
叶汶淼找来送货的冷房车帮忙送货给顾客,让他有时间专注处理店内事务。(白艳琳摄)

采访过程中遇到好些状况,多名业者一听到是媒体采访就拒绝再谈;一些是对行业意兴阑珊,觉得没有什么可说,一些则认为话题敏感。因此,更要感激愿意分享的批发商。因为有多方面的资料采集,让记者看到这个行业的多面性,以及一些发展方向。

如今马国供应商还逐步将其他国家的进口蔬菜,一起销售到新加坡。业者难免担忧,我国未来的蔬菜供应会否全面被取代?

针对这个现象,记者越过长堤,走访在柔佛州泗隆(Seelong)的一家菜园兼出口商,了解他们如何每天供应新鲜蔬菜到新加坡。

记者发现,论调比较灰暗的批发商,顾客多为巴刹菜贩。两名对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受访批发商,顾客刚巧都以餐饮业为主。

在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较大规模的业者是有能力订一货柜蔬菜的进口商兼批发商。中小型的批发商会向进口商拿货,同时向本地菜园和马来西亚出口商批货,再分成小量批发给顾客。

记者数次在夜晚走访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但都没有遇上食品局蔬果检测员。据批发中心员工观察,白天上午时段的食品安全监管相对较严格。有业者担心,一些高风险蔬菜可能会在夜晚进口,然后直接送到巴刹菜贩或餐饮业者手中,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春菜菓贸易供应商创办人李修贤(左)认为,本地批发商可及时回应紧急状况,顾客会看重这方面的服务。(白艳琳摄)

陈春发说,检验分成三种。一、高风险的蔬菜须全部扣留送到化验室,报告约下午四五点才出炉,合格的可开始分销,不合格的隔天工作日全部销毁。二、同样是高风险蔬菜,但个别进口商已通过10次检测,就不须要全部扣留等待检测结果,取完样本就可分销。三、低风险蔬菜,取完样本后即可分销。

业者也提到报关手续,可能存在一些隐忧。例如虚报高风险蔬菜的数量,或甚至没有报关,报关文件不须要填写罗厘车牌号码,一辆罗厘即使送货给数十名客户,却只须提交一份报关文件。

李修贤认为将春菜菓贸易供应商开在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大型餐饮业者更有信心跟他拿货。(白艳琳摄)

马国蔬菜供应商提升品质和服务,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当他们把蔬菜直接交给菜贩和熟食摊贩时,便对本地批发商构成威胁。本地批发商要如何把握优势,守住这个外地业者也争着分一杯羹的蔬菜供应市场?

义德发的自动化包装工厂为新加坡超市、迷你超市及有需求的顾客,提供精美小批量包装服务。(陈爱薇摄)
义德发的农地以盖网方式培植蔬菜,防止雨水直接冲刷,降低病害和污染,提高农作物生长率。(陈爱薇摄)

【食品局按风险程度抽样检查】

叶汶淼说:“我们的主要顾客来自食阁,如鸡饭和马来摊Ayam Penyet,所需要的菜类比较简单,像小白菜、菜心和班兰叶,还有一些干货如辣椒和蒜头。我们也会帮忙配一些酱料、调味粉和米油盐等,方便顾客。”这些客制化和个人化的服务,为像本蔬菜供应商这样的小型批发商争取到生存空间。

马国供应商的成本原本就较低,一些业者反映,有的甚至可能没有如实报价,以少缴消费税。种种因素令越来越多本地正规批发商无力竞争,而黯然退休或结业。

几个月前,叶汶淼成功卸下送货重担。他进一步说明:“我们只有三个新加坡人头,很难请外籍员工。工作日夜颠倒,时间很长,本地人只能请到上了年纪的。每一篮蔬菜都很重,实在不太适合让他们搬运。所以之前都是我一个人送货,有三四十个点,每天凌晨4点送到中午或下午一两点。”

本蔬菜供应商也为餐饮业顾客搜罗酱料、调味粉和米油盐等,提供一站式服务。(白艳琳摄)

马国供应商是一把双刃刀

食品局不时会发出文告,关于当局成功取缔非法进口蔬菜的个案,如去年3月在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检查一辆马来西亚注册货车时,起获一家新加坡公司非法进口约55公斤蔬菜,包括番薯叶和菜心等,老板遭罚款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