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乐龄人士的生活质量是多元的。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方都推行各式各样的乐龄人士优惠,最普通的是乘公共交通有优惠或免费,使用游泳池、体育馆、参观艺术展馆等公共设施时也有优惠等等。有不少私人企业、餐厅和机构在主办活动或售卖服务时,也会给年长者打折。在英国,乐龄人士可以全日免费乘公共巴士、地铁和火车。在菲律宾,餐厅和休闲机构可以向政府索回给予乐龄人士打折的款项。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表面上的免费或优惠,只是代表“有人”帮付了。到底是谁帮付了呢?不外是政府和给予优惠的机构或公司,也就是纳税人和消费者。比方说,乐龄人士争取更多的公共交通优惠,意味着其他乘客须分担更多的公共交通营业成本。机构和公司给予我们更多的优惠,会把这些成本转嫁给其他消费者。如果要求政府来承担这些优惠,就等于是由纳税人来分担。
因此,我们是否应该问:如果我们还能负担得起,为什么要加重晚辈的负担呢?
现在不少年长者出门消费,都会事先查询是否有乐龄优惠,一些朋友不论到哪里打高尔夫,一定会要求乐龄打折。有些乐龄人士甚至认为,乐龄优惠是最基本的待遇,也认为政府应该负担这些优惠的开销。乐龄优惠的水平也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对乐龄人士的重视程度与诚意的评估标准。
拜读了6月1日《联合早报·交流站》黄爱婷君的《香港乐龄人士真好》一文,我也想谈谈这话题。
乐龄人士在体力、精神、视觉、听觉等方面比较差,如果社会和国家能在这些方面给予更多体谅,更能让他们感激和觉得温馨。例如免排队或是设乐龄柜台、在公共场所安装更多椅子、提供更便利的医疗、增加乐龄活动空间等。还有,陆路交通管理局设立的“乐龄安全区”,让乐龄人士出行更安全,是非常有创意和温馨的构想,应该增设多几个。如果能缩短乐龄人士在行人交通灯的等候时间,会更理想。也应该考虑加强社会上的敬老教育,让社会更宽容老人。
还有,乐龄人士不等于在经济上是需要特别帮助的阶层,他们当中不少人还是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这种以年龄一刀切给予乐龄人士优惠的做法是否正确?国家是不是更应该以经济需要为标准,关注和给予一些在经济上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更多的优惠呢?
最大的纳税人群是年轻人和中年人,也是我们乐龄人士的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