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多数商场都有食阁,疫情对零售业带来冲击,商场内的餐饮美食便负起更重要角色,吸引人流。盛港河滨坊(Rivervale Mall)和世纪广场(Century Square)的Food Junction食阁近期翻新,带来较多美食选择,让食客有新鲜感。
Timbre+Eastside
打造可持续性新颖餐区
101 Thomson Rd #B1-02 S307591
为了鼓励食客环保,餐区也将设环保袋回收及分享站,可收集人们捐赠的二手环保袋,同时鼓励食客外带食物时使用它取代塑料袋。餐区也设有太阳能板和食物处理器,提供能源。
同样的,Timbre集团也以孵化和栽培本地饮食新秀为目标。旗下经营的义顺公园小贩中心和纬壹城的Timbre+食阁,支持不少年轻小贩,也与工艺教育西区学院(ITE College West)合作,让学生短期经营档口展示厨艺之作,学习餐饮生意之道。
食尚潮代
商场食阁新业者
★Timbre+Eastside
这是Les Amis集团最新走大众化路线的餐饮品牌,旗下其他餐饮品牌有米其林三星法国餐馆Les Amis、意大利餐馆Lino等。
Timbre集团向来推出概念和设计新颖的用餐环境,特色是集合音乐表演的用餐场所。新开的Timbre+Eastside也不例外,已设好表演舞台,等着未来上演精彩曲目。另外也设有活动区,计划日后开办舞蹈或瑜伽班、工作坊、美食活动等。
地址:1J Cluny Rd S259607
该集团创办人之一兼总裁龙田弘受访时说,提供与时并进的一站式生活美食体验,一直是品牌的理念。他说:“随着人们需求的改变,我们也不断为餐区纳入新元素。比如以家庭和社区为对象安排节目和活动,以及近期越来越多人开始骑脚踏车,我们便在环境设计上做调整。”
负责人李祥豪说,本已在探讨开分店,虽然食阁的空间和环境与现有餐馆不同,但他愿意一试。他说:“我觉得应该尝试不同生意做法,看到其他年轻小贩企业家同行都充满热忱,让人备受鼓舞。”
地址:1 Expo Dr Hall 5 Outside S486150
例如食尚潮代的食物有本地人常吃的菜饭、云吞面、烧腊、印度煎饼,还有日式快餐和意大利面。Timbre+Eastside有售泰式烧烤(mookata)、汉堡等;Cluny Food Court则有比萨、西式烧烤,甚至还有海外品牌香港的粥品妹记。
食阁只有六个档口,贵精不贵多,有集团旗下品牌及副线如S' Mao Barbecue、Mui Kee Express、Piccante Pronto,以及新引进的租户Laifaba Express及Project Penyek by Ansar。另外也有饮料甜品档口,兼卖本地人爱吃的椰浆饭、乌打吐司等。
此外,新餐区食阁也成功吸引邻里咖啡店和小贩进驻,以及原本开店的业者转而开“档口”。前者可被视为拓展和提升生意,后者改为精简快餐版,规模虽缩减,但不失为一种新创营运模式,为生意带来更多可能。
★Cluny Food Court
Les Amis集团行销及宣传主任郑娴仪说,作为本地餐饮集团,希望推广小贩文化,为年轻小贩企业家(hawker-preneurs)提供平台,栽培新一代小贩新星。她说:“年轻小贩企业家对新加坡美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这个食阁概念能作为孵化平台,将饮食人才集合在一起,打造下一代的小贩文化。”
香港粥品妹记虽然不是本土品牌,但Les Amis集团行销及宣传主任郑娴仪认为,它也和新加坡许多小贩美食一样,是街头美食文化和创业精神的代表。当年同样以街头美食起家的妹记,已传至第三代,多年来坚守传统美味。招牌的生滚石斑鱼腩粥,绵密顺滑,吃起来暖心暖胃。
地址:United Square Shopping Mall
近期新开业的食阁及大型餐饮区,优化用餐环境,集合本地和国际口味美食,不但惠及食客与业者,且有助吸引年轻人入行,传承本地美食文化。
除了优化用餐环境,不难发现这些新餐区和食阁的美食选择有个共同点,就是集合本地和国际口味。可见,新加坡美食已开始发展出不同口味,海纳百川。
特别的是,这里设备独特,考虑不同食客需求,并提倡可持续生活方式。例如设有书架,人们可随时借阅或捐赠书籍,鼓励阅读;小型儿童游乐区供小孩玩乐;骑“铁马”去用餐的话还可以使用脚踏车停车区或餐桌旁的脚踏车架。
★食尚潮代 Food Dynasty
Cluny Food Court
发挥外在环境优势
从租户角度来看,食阁提升硬件设备,集合不同美食档口,确实提高动力。在Timbre+Eastside开设自家酿豆腐的谢志明(35岁)认为,一般食阁主题和个性不够鲜明,各卖各的。他说:“在这里开业,其他档口食物也很多元,有日本餐,烤肉kebab等,用餐环境也有类似餐馆酒吧氛围,整体感觉比较不一样。”
位于新加坡博览中心的Timbre+Eastside刚开业,属集合多品牌的大型餐区,也可说是食阁的提升版。这里聚集了本地美食及国际口味于一屋檐下,有椰浆饭、酿豆腐、潮州粥,也有日式大阪烧、汉堡等等,宛如餐馆食肆的美食选择,但空间宽敞舒适,食客可自由走动。
她说,作为食阁市场生力军,食尚潮代的定位是建立自家特色,设计是特色之一。“有的食阁大同小异,也有食阁走大型主题,我们走的路线在这两者之间,给食客不同感觉和选择。”
执行董事朱佩诗受访时说,现代食客注重用餐环境和设计,尤其在人手一机的年代,外出用餐少不了拍照“打卡”。设计以人为本,考虑到客源除了上班族,也有不少祖父母带儿孙到商场上增益课,鱼缸设计能让年长者和小孩放松心情。
“食尚潮代”食阁的档口租户包括向来主攻邻里咖啡店的御品粿条汤,也有旧机场路小贩中心的丹戎禺云吞面,后者在食阁开业以“正丹戎禺云吞面”为招牌。
龙田弘看好生活美食区的未来发展,他说,博览中心邻近有樟宜商业园(Changi Business Park),日后旅游业和“会议、奖励与会展”(MICE)活动恢复之后,人潮和活动增加,将带动一站式饮食活动场所需求。
要抓住现代食客的心,不只是要抓住他的胃,用餐环境也很重要。尤其因疫情人们减少外出,若要出去吃饭,环境舒适又具特色的地方更有吸引力。近期新开业的食阁及大型餐饮区,都在环境设计方面下了心思,为食客带来不一样的用餐体验,并开拓新的食物选项。
食客潘丽珊(51岁)乐见不同美食和地点选择,可符合不同食客需求。她说:“其实,有的年长者比较习惯传统食阁,能品尝到熟悉食物最重要,设计环境是其次。新颖概念的餐区及食阁,比较迎合年轻人需求,他们喜欢有不同元素,好玩好吃又可以拍照放上网。”
受访者提供部分照片
进驻Cluny Food Court开Laifaba Express的“来发吧”(Laifabar),原本在厄士金路(Erskine Rd)开餐馆酒吧,现已迁至武吉巴督。主打的叉烧云吞面采用家传食谱烹制,特色是选用“不见天”猪肉制作蜜汁叉烧。
新餐区也融入科技和可持续性环保元素。除了开发自家订餐手机应用,也是首家提供得来速(drive-through)的大型餐区,方便食客取餐。餐区中央的酒品零售店Bottle Shop,也采用机器人调配鸡尾酒及特制饮料。
从环境和地点条件来说,本月于植物园新开的食阁Cluny Food Court,可说是占了优势。
每当提起本地美食和小贩青黄不接的问题,免不了提及工作环境,是入行绊脚石之一。受访者都认为提升用餐及工作环境,有助吸引年轻人入行,传承本地美食文化。
租户:主题与个性鲜明
新营运模式惠及业者与食客
植物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周围绿意盎然,环境清幽。新加坡小贩文化去年也成功申遗,获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在植物园里吃新加坡美食,这无疑是最大卖点,对国人或游客来说,极具吸引力。
此外,市场也迎来新食阁业者,可见疫情中大有商机。大华广场(United Square)新开业的食阁“食尚潮代”(Food Dynasty),是K2 F&B控股的新品牌,他们经营全岛多家富城咖啡店,首次于商场开食阁。其设计美观舒适,如设置餐馆般的厢座,以及摆放观赏鱼鱼缸,食客围坐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