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不出席婚礼,但近年因为种种人情交情无法婉拒,然后我发现原来从婚宴中感受到的欢愉气氛或多或少真能为单调沉闷的日常生活注入一点欢乐剂。尽管有些人不认同在婚礼婚宴上耗费巨资,但那整个策划的内容与过程根本就是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实在不必刻意避开,过程甚至还能考验一对情侣的爱情是否坚贞稳固。欢乐不怕多,所以现在我对出席婚宴也不再那么抗拒。

这种得花时间花心思为一些事情作准备的过程是生活的一大推动力,当我们为了一个目的、目标,甚至是一个节庆日子作筹划,准备迎接,生活就有重心。所以很怀念以前父母在大年除夕的前一天,赶着到菜市场买菜买鱼虾买鸡鸭的情景,家里空气中凝聚着一种欢愉的气氛,你知道大人很忙,是因为有个重要的大节日即将到来,高潮是在所有商家休业之前,把所需要的东西都买齐了带回家;当住家楼下所有大小商店都开始打烊之时,你知道备年过节的大小东西都齐全了。而过年的那几天,没有商家营业,但家里什么都有,就有种在过节之前花了时间吸纳了所有的气氛的庆幸。

每年过年,一些人总会顺口说过年越来越没有气氛,这也许真是如此。

现在不一样了,就连逛年花市场也觉得人群越来越少,超市的感觉也类似,空气中没有多大的兴奋,一点都不“紧张”。有几次试过在日本过元旦,除夕夜日本超市非常热闹,很多大妈都带着欢愉的神情挤在人群中抢购食品,就连我一个外地游客也觉得兴奋莫名,也买了一些寿司带回酒店,可见过年过节的气氛是可以打造和被感染的。

近几年的春节气氛,从备年过节渐渐分散到往别人家里汲取,因为总会在春节期间接到邀请,出席一些社交圈子朋友的Open House春节活动,从现场的排场就能看得出主人花了多少心思筹划,除了美食美酒,也少不了采青舞狮增添春节喜气,大家在一片热闹的欢腾气氛中就从初一过到十五,是城市一族的过年方式。或许,只有在地广人多的国家如中国,当人人都参与春运从大城市赶回家乡与家人团聚过年,才能真正感受到“备年赶节”的气氛和更深层的意义。

相比婚宴婚礼,其实过年更有理由用心,因为只有至亲才会围在餐桌起筷团圆。当我们这些城市都会人的备年赶节气氛被越来越多选择在春节期间继续营业的商家削弱,我们就得更用心过年,趁还有几天春节才算结束,继续捞继续吃,继续让吉祥话语“出口成章”。

没得燃放爆竹是气氛大减的起点,不再有甘榜邻居的热闹人气是其二。但近年真正让过年过得与平常日子没什么分别的,是越来越多商家根本不休假,让人无法感受到得急需购买过节物品/食品,以防商店关门买不到的“备年赶节”气氛。越来越多超市、餐馆,以及商场都在春节期间照常营业,你我他再也不必担心在过年那几天买不到辣椒、饮料,或麻将纸,我们就不再有“迫切、紧急”的需要,这种“松懈”下来的心,削弱了春节这种大节日的备节气氛。当你不再觉得有哪些事情一定得在什么时间之前办好(因为你知道随时能办得到),少了期限,就少了干劲,也少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