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父亲身上学会无论贫富,葬礼无厚薄之分,也意识到葬礼是人生大事之一。她固执与充满干劲的个性像父亲,顾家的形象又如母亲。父母虽离异,在她坚持定时办家庭聚会的努力下,他们已从尴尬中找到和乐。

她认为,早期的殡葬业很多时候注重的是葬礼的执行,对于家属的照顾仍有不足之处。因此,她和丈夫会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让家属在整个葬礼过程中,更舒服、宽心,也可以更好地照顾到他们的需要。

郑珍妮与丈夫郑廷匡、女儿,以及父亲郑海船和母亲周玉心。
郑珍妮与丈夫郑廷匡、女儿,以及父亲郑海船和母亲周玉心。

郑珍妮坦言,父母在她15岁时离婚后,由于父亲有了另一个家庭,每个月彼此只见一次面,关系比较疏远。直到她进入殡葬业,学到的其中一项人生宝贵经验,就是家庭的可贵,尽管父母两人相处与说话的机会不多,她还是积极安排与父母和家人一起用餐。

郑珍妮平日会去健身、上皮拉提与动感脚踏车课程,也常劝父母抽空做运动,培养爱好。她说:“我常提醒他们要多照顾自己的身体、多运动,年纪大时还是可以很强壮,经常跟孙子出门、出国。我还曾请游泳教练来教他们游泳。我认为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有了健康才能好好在一起相处,尤其在这行业看到的生生死死非常多,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我已不像从前年轻叛逆期时常与父母或妹妹争吵、冷战,现在都会主动跟家人和好。”

她说:“当然,刚开始我们提议改变他原有的做法时,他也有所顾虑,会犹豫。不过,我们花了一些时间取得他的信任,向他证明我们提出的做法可行,让他放心。”

善用固执的个性

她承认:“我比较好胜,也属于‘study smart’(取巧读书),而不是‘study hard’(勤学)类型的学生,尤其当人们认为我做不到时,我更想要证明自己能办到,就像帮爸爸打理生意一样。”

郑海船也承认女儿的固执确实很像自己。他坦言:“她像我一样,想要做的事一定要办到,不管几点、不管在哪里、不管多远,都要达到,但固执也能用在好的方面。”

郑珍妮说,直到她出国念大学,学习独立,开始想家,才渐渐比较懂事、成熟。然而,她认为自己从小到大都蛮有自己的想法,如念书要读什么科系,要到国外留学,从事什么工作,父母都很支持她的决定,这对她日后勇于尝试新事物有所帮助。

她受访时透露,从小到大,父亲平日都忙着在外工作,但一有时间还是会带她和小一岁的妹妹出去,如学骑脚踏车、放风筝等。至于年幼至成年的日常生活起居,主要还是当家庭主妇的妈妈在细心照料,也对她们姐妹俩非常保护。

郑珍妮在女儿Skyla(图中婴孩)满周岁时,与家人拍家庭照。后排左起:郑珍妮、郑珍妮同父异母的姐姐及她的女儿;前排左起:郑珍妮的丈夫郑廷匡、父亲郑海船、母亲周玉心与妹妹。(受访者提供)
郑珍妮在女儿Skyla(图中婴孩)满周岁时,与家人拍家庭照。后排左起:郑珍妮、郑珍妮同父异母的姐姐及她的女儿;前排左起:郑珍妮的丈夫郑廷匡、父亲郑海船、母亲周玉心与妹妹。(受访者提供)
母亲希望郑珍妮(右)能作为妹妹的榜样,所以对她管教比较严。(受访者提供)
母亲希望郑珍妮(右)能作为妹妹的榜样,所以对她管教比较严。(受访者提供)

虽说固执也有偏执不好的一面,但在生活中郑珍妮都尽量选择善用这些特质。她说:“从学业到投身殡葬业,很多人都不太相信我能胜任,但正是这股固执、坚持下去的冲劲,激励着我要证明给大家看到我的能耐。”

郑珍妮说:“从小到大爸妈会教我做人一定要谦虚,对大家都友善,对待不同阶层的人要一律平等。尤其是在殡葬业,早前我看到的情况是:有钱人可以得到很好的服务,没钱的就有落差。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葬礼始终是人生大事之一,每个人都应当享有尊严。”

念书时,还不确定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但因为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让我觉得殡葬业是很有意义的工作,也因此受到启发,人家怕的东西我都想要试试看。——说殡葬业

另外,她也分享自从入行后,希望能使殡葬业员工的福利更完善,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她坚定地说:“我想要改变整个工作方式,以及人们对这行的旧观念,如认为员工必须24小时待命,没有固定休息时间。我开始推行恰当的轮班制、休息日,也希望将六天工作日逐渐调到五天半,希望吸引及培养更多年轻人加入这一行。”

她说:“记得小时候,我和妹妹在公寓楼下骑脚踏车,有邻居突然骂我们,不允许我们在那里骑。妈妈在家里从四楼往下看,瞧见女儿被骂,第一时间维护女儿,她不但从楼上直接喊话,还上邻居家质问对方为何不能在公共场所骑脚踏车。”

郑珍妮认为,由于父母对她的课业很放心,或许因为没什么压力,反而想要努力把书念好。

郑珍妮坦言,自己真正入行后,才更加感兴趣。她说:“(殡葬业)其实是很有意义的,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改变、进步的。”

她透露,与父亲聊天时都会很自然地聊到他从事的殡葬业。“念书时,还不确定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但因为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让我觉得殡葬业是很有意义的工作,也因此受到启发,人家怕的东西我都想要试试看。我在大概18岁时就有意思要帮爸爸,可是当时被拒绝了。”

郑珍妮说,年幼时妈妈对她的管教十分严格,担心女儿结交坏朋友,直到中三时才允许她自己外出。她说:“我妈对我会比对妹妹来得严格,想要我做榜样。当身边的朋友在中一、中二开始自己上下学时,妈妈还是会接送我和妹妹。所以中三时会比较叛逆,可以自己出去时会想要在外待迟一点,有时三更半夜才回家,妈妈也会一直等到天亮。”

郑珍妮透露,自从父亲心脏病发后,她便要求他搬来同住,也协助他打理生意。至此,日常生活尤其在饭桌上的话题自然就离不开工作,但两人反而有了更多时间相处与沟通。她感慨地说:“我爸生病或许对我们来说是因祸得福。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是工作狂,这五年来我在帮他处理工作时相处的时间,可以说已超越他这20多年来在我成长岁月的参与。”

平日忙于殡葬业的郑海船,还是会抽出时间带年幼的女儿出游。(受访者提供)
平日忙于殡葬业的郑海船,还是会抽出时间带年幼的女儿出游。(受访者提供)

郑珍妮点头说道:“我觉得孩子通常都会有父母的习性。我相信孝顺父母很重要,也希望自己能作为女儿Skyla的榜样。”

对于父亲郑海船(72岁)与母亲周玉心(63岁)在她15岁时离异,她不讳言父女关系曾经蛮疏远,较少联络。

郑海船透露:“我入行至今也差不多接近40年,将殡葬业生意一手慢慢做起来。女儿一进来帮忙就提到要改变,难免会担心,但我愿意让一步给她尝试,看到她的做法不同,但感觉她做得比我好,生意伙伴也赞扬女儿处理业务的方式,就决定放手给她做。”

继承父母的品德:固执与顾家

父母虽离异,郑珍妮(中)通过家庭聚会把他们联系起来,让他们找到新的相处方式。
父母虽离异,郑珍妮(中)通过家庭聚会把他们联系起来,让他们找到新的相处方式。

葬礼是人生重要活动

尽管平日工作奔波忙碌,郑珍妮还是会尽可能每周跟家人见一次面,有意识地让家人聚在一起。她说:“我会主动召集家人,无论是节日,如新年、圣诞,还是一般的家庭聚会,都会聚集家人一起会面、吃饭。每年也会尽量安排全家人出国玩一次,增进家人之间的凝聚力。”

郑珍妮自认是比较固执的人,想要的事物都会努力争取,这方面的性格其实蛮像爸爸郑海船。她透露父亲常告诉她:“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人生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当有人说此路不通时,你可以从上下左右,尝试其他途径到达目的地,只要有心就可以做到。”

她说:“起初大家可能会觉得尴尬,可是这五年来我一直不断坚持这么做。如今,他们已经可以像朋友一样和睦共处。这让我十分开心,办聚会也不必担心只能邀请一方,还要顾虑另一方,现在可以两人同时都参与。”

郑珍妮(33岁)是郑海船殡葬礼仪公司的第二代掌舵人,也是郑海船第二段婚姻的大女儿。她在大约六年前,因为父亲身体出状况,才接手殡葬业务,与丈夫一起打理父亲的生意。

郑珍妮(右)接下父亲郑海船的业务后,有更多时间与他相处,弥补了她成长期父亲因工作忙碌常常不在身边的遗憾。
郑珍妮(右)接下父亲郑海船的业务后,有更多时间与他相处,弥补了她成长期父亲因工作忙碌常常不在身边的遗憾。

殡葬业始终是较冷门,也是以男性为主导的行业,须要经常接触尸体。为何会选择投入这非一般的行业,是纯粹出自想帮父亲的心,还是本身有兴趣?郑珍妮对于记者的提问,很直率地回答:两者都有。

试图说服父亲改变,郑珍妮透露自己找到了诀窍。她指出:“我发现我爸是个比较容易凭借视觉图像来判断与执行事务的人。他经常会说:‘你必须要draw, make clear(通过绘图来理清事物)’。所以我有任何建议,都会通过绘画、照片,或是拿到样本等方式来模拟出想要呈现的情况,让父亲理解自己的想法后,再一步一步做出改变。”

母亲周玉心则认为女儿顾家的那一面像她。“她从小就看着我作为长女如何照顾我的父母、家人,供妹妹读大学,也会因此跟着学习孝顺父母亲、照顾弟妹。”

坚持为家人办聚会

对此,郑海船回应:“我当时觉得女儿要来帮忙的时机不对。我希望她能继续读书,多吸取不同经验,如学习社交,迟些再来看看是否要进入这行业。”

另外,父女俩也清楚划分工作领域,按不同部门来处理与做出最后决定,减少工作方面不必要的冲突。

郑珍妮(左)相信孝顺父母很重要,并希望自己能成为女儿Skyla的榜样。
郑珍妮(左)相信孝顺父母很重要,并希望自己能成为女儿Skyla的榜样。

我的父亲母亲

她举例:“以前父母不会用手机时,我会教他们怎么用,包括发信息给我们、上网看视频等,而且他们本身也想要学习这些新科技。”

对于女儿所做出的成绩,郑海船并没直接在她面前说什么,但郑珍妮透露,从商业伙伴及父亲朋友口中得知,自己其实是父亲引以为傲的女儿。她笑说:“爸爸会向他们夸耀我所做的事,而且每当我出现在杂志等刊物上,会发消息给他们,也会大量购买这些刊物,除自己收藏外,还派给周围的朋友。”

协助爸爸打理生意,作为第二代接班人,很多人都认为是件不简单的事。然而,郑珍妮却感到欣慰,因为父亲对于尝试新事物的接受度颇高,也愿意聆听她和丈夫的创新想法。

母亲周玉心非常保护郑珍妮(右一)和妹妹。(受访者提供)
母亲周玉心非常保护郑珍妮(右一)和妹妹。(受访者提供)

改善殡葬业者福利

郑珍妮的父亲郑海船是本地知名殡葬业者,当才貌兼具的郑珍妮接手父亲的生意,许多人跌破眼镜。

听到女儿说到这点,母亲也感叹:“做这行会比较容易看得开。做人几十年,有缘成为一家人,最重要还是要和和气气。”

提到与父母现在的相处之道,郑珍妮说现在感觉上有点身份对调。小时候是父母管教她,现在则是她常劝父母要注意健康,定期做身体检查,有点像朋友,也有点像在教孩子。

母亲周玉心说:“珍妮当初要到澳大利亚留学时,好在我弟弟刚巧移居当地。有他看着女儿,我才比较放心。不过在学业方面,珍妮向来都不用我们操心,会自动自发好好读书。”

与父母相处像朋友

她说:“我觉得帮父亲打理生意,像是冥冥中命运的安排。当时父亲心脏病发,正是需要帮助的时候,而我读书所学习到的,以及之前工作所累积的经验还是能学以致用。其实不只是我,我的老公郑廷匡之前是做心理辅导方面的工作,当时他还是我的男友,陪同我到医院看爸爸,当我毅然决定放弃原有的工作去帮爸爸打理生意时,他也在当下就决定要协助我,将他的专长转移到殡葬业,帮助辅导那些失去至亲的人。”

起初大家可能会觉得尴尬,可是这五年来我一直不断坚持这么做。如今,他们已经可以像朋友一样和睦共处。——说父母

因此,郑珍妮决定出国念书,并选择在新南威尔斯大学修读行销与管理。活动策划是她的专长,也是她感兴趣的项目。毕业后,她曾在跨国公司从事企业活动策划的工作,后来帮父亲打理业务,她认为葬礼其实也是人生中重要的活动项目。

求变中父女找到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