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样东西跃升为世人潜意识的规避——无论真相如何——它离谱的价格,必定被商家视为一种合理的等价交易。卖家把抽象不可及的安心,通过金钱来安抚买家,双方有选取,有传递,此乃商家们的“等价”构造。凡间每逢灾难来袭,都会浮现如此现象。
口罩这东西自从成了人们保障的符号,在快思的商家手中,便鲤跃龙门,身价狂飙。这何尝不是社会精神的模态?当人们听见疑似死亡的脚步声响起,口罩就变成对危机的规避。
某些人大量扫货,囤积口罩的攻略,是人性自我保护的机制,更是人类视为生来就有的权利。不幸的是,多数人不能接受得不到为权利落第的变奏。“我没戴口罩,也买不到给己和长者们,你们不要浪费哦。”想起这几周,迎面而来一张张包得只剩眼睛的容颜,都是“疑似学生”,害我连打招呼都迟疑… …
口罩,以往是医疗和在实验室里的研究人员的标记。在文学与视觉作品中,戴口罩的人物,不是武林高手、杀人犯便是强盗,这身份象征有着不言而喻的普及性,超越了语言、国界和时代。当然,工作环境也迫使人蒙嘴。后来,季节性的雾霾与令人惊怵的非典型肺炎,又给口罩添了多一层的意思。
那一夜,学生们也针对疫情所带出的人性的丑陋,探讨了精彩的哲学题。有些还有点义愤填膺地批评网上疯传的照片和信息。好多人买不到口罩而烦躁骂人,还有一张图片显示一个妇人戴上六七个口罩等例子。
太平,离我们仿佛很远。口罩从此有了喋喋不休的沉默。
疫情在世界各地的更新消息,每日都让人忐忑。虽然还不至于感觉日子是被微小得看不见的冠状病毒牵着走,但疫情的发展终究是无法臆测,被它所牵动的枝节,形成某些群体共振的效应。口罩缺货便是其中之一。
关于图片,“这可以是当事人戏谑之行,拨一拨愁云,娱人娱己”,我分析。当然也不排除造假的可能性。原本是碎片般的好消息,在共振效应下,也会变成散播恐慌之源。某些人扭曲事实,无中生有的心态,好比被口罩遮住的表情,始终让人看不清,猜不透。人心,比病毒的孳乳变异,更难预计。
其实口不择言的人,更需要罩一罩口。
如今,戴上它的人是抱恙,还是无恙,再也说不清。当下的口罩倒是能衡量距离,测度人性。只要你没戴却干咳几声,会立即成为被注视的“疑似”奇观。反观榜鹅居民(和其他人)送出的口罩和洗手液,都渗满了暖暖温情。证明不是只有太阳,才会散发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