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铺天盖地的好莱坞影片,英国影坛拍了一系列经典影片,人们较熟悉的有《印度之旅》《翡冷翠之恋》《此情可问天》等,今天说起仍感余韵悠长。这类展现英伦历史文化、昔日田园之美的电影,统称heritage films ,无奈来到华文世界译作“文化遗产电影”,简称 “遗产电影”,令人闻之兴味索然。
记得有次家人带回两张赠票,是本地拍摄的heritage film。那个周末去影院路上我仍在想:这出heritage film会是什么模样?也译作“遗产电影”吗?
就说heritage,这词在新加坡见光甚多,华文译法倒颇具心思,并非全是“遗产”:甚具影响力的公民团体Singapore Heritage Society是“新加坡传统文化学会”,政府法定机构National Heritage Board称“国家文物局”,环岛heritage trails叫“历史文化步道”,Istana Heritage Gallery定名“总统府历史展馆,还有《海峡时报》去年新书提到heritage icons,华文版用的是“文化符号”。
那天坐在影院,片名打出,立即感受到制片人的用心——片子说的是城中老街区历史,heritage film在这儿是“历史人文影片”。
译事是趣事。译事无小事。久而久之便会发现,愈是生活中常见的英文词,愈是不容易译得好。同是一个heritage,勤动脑筋,花点心思,译文便能玩出花样;懒得动脑,应付了事,那heritage所到之处就不免“遗产”遍地了。试想这一众heritage若清一色译成“文化遗产”,那会是多么粗糙单调无趣呵!
最令人会心一笑的,要算本地企业家为年长者设计的一套拼图卡片游戏。设计人很有心,游戏满满本地风味,华文名也干脆跳出框框:heritage puzzles是“想当年”,heritage cards就叫“古早牌”,真妙!
不久前听几名年轻人说想学heritage languages,闽粤潮琼客,海外转一圈才知家中方言“生猛好玩”。听着听着又琢磨起来,当heritage跟“语言/方言”手牵手,要怎么用华语述说才最舒服最传神?
新加坡是个“以英文版本为准”的地方(有时只得英文版本),不知不觉养成了琢磨华文说法的习惯,遇上有感的坊间英华互译也会咀嚼一番,当然有的差强人意,可也有不少让人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