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10年,鼓队在韩山师范校园内与潮州大锣鼓的鼓乐对话交流,在人民广场与市民的近距离接触,在广济城门广场的经典定格,湘子桥上鼓手雀跃的青春飞扬,迄今犹历历在目,色彩鲜明。

粗略估计,韩江畔鼓队愈10支,除了正式注册的中坚鼓团“潮响节令鼓社”,另有上市企业鼓队,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娃娃鼓队,而新近成立的更是一支充满特色的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节令鼓队。显然,廿四节令鼓不但在此落地生根,也开花结果。

10年前,在北京奥运即将引爆的戊子年夏,我带领了世界首支廿四节令鼓队,即新山宽柔中学鼓队,展开一场名为“戊子神州行”。那是我与合创节令鼓的陈徽祟老师携手策划的首趟“文化之旅”。我与陈老师搞好了理念与路程之后,他却病重无法同行。鼓队访问归来不久,陈老师就过世了。“戊子神州行”首场是到泉州华侨大学与中国这支由马国留学生于1997年首创的鼓队交流、结盟。接着两队联袂访问潮州与北京,以北京钟鼓楼间的一场社区公演写下句点。

网络回应是“很燃”。说网络热词“很燃”的意思是“很热血很励志,让人热血沸腾,能调动人的情绪”。我猜“超燃”应是“很燃”的“-est版”,一时也“热血沸腾”了些。

高温40度的初夏,潮响鼓社以其日渐厚实的基础,筹办“鼓立府城,擂响八方”潮州廿四节令鼓节,内容包括海内外鼓队友流、社区展演、沙龙讲座、新队成立仪式及29日晚于潮州大剧院的压轴国际合演。将去年到法国巡演六周的《记一个时代》带进乡人未有心理准备的剧院。鼓手们谢幕时的汗水,终于换来观众喝彩声中的泪水。

从戊子到戊戌,泉州(连厦门)与潮州两座千年古城都成了华南节令鼓重镇。中国近30支节令鼓队,八成扎根在此。

这是我首次遇见“超燃”这个网络词。

接着,《广州日报》电子版也写道:“超燃!首届国际廿四节令鼓艺术节在潮州震撼上演。”

节令鼓在潮州的第一棵苗,就在那趟行旅中由潮州电视台接手栽种。那年,华大鼓队的校园公演也因梅雨不断,从露天球场临时迁入室内体育馆。前年,又升级移入巍然大气的纪念陈嘉庚大礼堂。

自廿四节气于2016年末成功申列联合国教科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非遗)之后,内涵饱满的廿四节气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是迎来一个前所未有、整装亮相的契机。非遗的光环助力抹去“廿四节气”英译名词“24 solar terms”的陌生感,而廿四节令鼓强劲的鼓声与鼓阵变化,正可牵引年轻世代挥洒汗水,忘情地擂响传统的文化脉搏。

演出次日,网络上“南方+”(南方日报电子版)出现这样的标题:“边抹泪边喝彩!超燃廿四节令鼓在潮州擂响!”内容如此写道:“鼓原来可以这样敲!……新奇的表演方式让观者惊叹不已。剧院展演压轴节目《记一个时代》更是让观众在抹泪中喝彩! ”

我决定上网查“超燃”,一如之前查另一个词意不很确定的潮语“浪险”一样。

5月29日晚上,中国首场面向公众的廿四节令鼓剧场公演,在可容纳约千名观众的潮州大剧院上演。会前,据说已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部分保留给观摩鼓手的票也临时抽换,变成“站票”。

这就是“超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