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华文学小辞典”(小辞典)距离现在一年有余。最初接到这个任务时只知道主题是:以辞典的方式记录对新华文坛有贡献的作家与刊物。心想写个几周应可完成。然而,一年过去,写了101篇,每周两次的出场,虽然过程不易,但回望一年来的积累,重新挖掘可能被遗忘的作家,为新华文学出一分力,甘之如饴。
杂糅元素在新华文学至关重要。早期的作家群不只在新马之间走动,也可能在中国或是其他地区,皆具跨地视野,将他们纳入“小辞典”中讨论,可看出新华文学中丰富的内在意蕴。无论是1881年南来新加坡的左秉隆,以英文书写的韩素音,从香港到狮城的力匡与刘以鬯,短暂逗留的老舍等,这些文人无疑都在新加坡的土地上留下文学的种子。纵观这101篇“小辞典”,毋庸置疑,战前至战后初期的新华文学是何其精彩。而我在写作过程中也得到许多的支持与鼓励,借此一并感谢。
选择也总是困难的。每期会尽量选不同的侧重点,大致分为人物(黄遵宪、郑子瑜)、刊物(《野葩》)、文学事件(马华文艺独特性)、文学作品(《新加坡河边岸》),文类(报告文学的老蕾)等。为了能与新加坡读者分享目前较少接触到的文学资源,小辞典基本上选的是战前的文人与作品;近代或仍在文坛活跃的前辈,或新进作者都不在选择范围(他们应在另一部“近代小辞典”)。当然,101篇肯定也不足尽收早期新华文坛众材。
“小辞典”希望以新加坡为视角,与本地有关系的内容都尽量纳入整理,让新加坡读者见到这块土地上的“文学的历史”。然而,小辞典不似创作,当中“实”多于“述”。因此,新马华文文学前辈学者们的作品都是成就小辞典的关键。能肯定的是,巨人的肩膀让小辞典写作过程得以事半功倍。可惜的是,在固定的字数和有限的时间底下,自觉好几篇小辞典仍可多做加强,那些或待日后再做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