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年,星华文艺协会举办“马华文艺独特性座谈会”,出席作者有秋枫、马宁、杜边、佐丁等。虽然记录发表在《文艺》的47与48期。然而,具体关于马华文艺独特性应该如何建构,其属性为何等都未谈及。
隔年,《战友报》刊登周容的《谈马华文艺》,该文章正式掀起对“侨民文艺”的反扑。周容先举出侨民文艺的缺失,并批评“没有独特性的文艺,是侨民文艺”。他认为,马华文艺要重视“此时此地”,他批评那些侨民文艺作家是“手执报纸而眼望天外”,更讥讽那些留在马来亚等中国“大翻身”的作家连侨民作家都不是,他们是“逃难作家”。
知道一点新华文学……
新华文学小辞典
首先给周容提供支援的有西樵(赵戎)和闻人俊(苗秀)。西樵在《略论侨民文艺》重视的是马华文艺应该是“自主的,独立的,这样才能积极地,广泛地负起历史所赋予的使命”。闻人俊则更重视将中国文学内容“移入”新文艺,让它“生根在马华文艺运动的土壤中”。马华文艺独特性的特质便在这些论述当中逐渐形成。
1947年底,马华文艺界开始重视“马华文艺独特性”的口号。该口号主张文学的在地特色之外,也公开清算“侨民文艺”及其作者群,引起文坛震荡,促成马华文艺独特性有意识的形成。
周容后来写第二篇文章《也论侨民文学》,正式号召作者群清算侨民作家,确立“马华文艺独特性”的立场。
在周容提出清算“侨民文艺”作家后,沙平(胡愈之)首先做出回应,在《风下周刊》108期发表《朋友,你钻进牛角尖里去了》,主旨在文艺独特性一词,认为它与强调日常生活的写作有所冲突。沙平认为,如果是谈独特性,那应该强调文学中的民族性,身处马来亚的中国作家不强调自己的民族性,谈独特性便失去意义了。
沙平接着还刊登一篇《牛角尖图解》,要周容等作家不要钻牛角尖,冷静思考文学。此举也有参与者不以为然,苗秀便认为他充满“长辈姿态”,文中充满讥讽的语气,也有失学者风度。后来双方各累积一定数量的支持者,两方阵营逐渐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