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丁原名汪金丁,1910年生于北京,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员之一。在中国时曾被鲁迅称为“我们这边的”左联作家。然而,他却选在中国时局混乱的1937年南来到新加坡。他曾在南洋女中担任教师,同时也积极开展华文文学和抗战文学的相关活动。金丁提出抗战文学的定位,当中包括:“抗战文学必须以抗战为前提”“性质上是民主的”“须继承新文学反帝反封建的传统”和关键的“抗战文学的通俗化是用以有别左翼文学的大众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金丁回到中国,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来担任民盟中委、全国政协委员,以及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位。

金丁以小说实践他的文学理念,主要作品刊载在《南洋商报》,包括《谁说我们年纪小》《沦陷以后》《旁观者》等,小说内容多强调组织抗战的推行。

金丁主张的是文学的通俗化,与吴天主张的“文学大众化”不同,两人在思想上有极大的差异,他们在抗战时期便打过几场笔战。此举带来的反响很大,影响大众对抗战文学的思考,这笔战的背后源自中国作者在思想上的立场差异。

在1942年,日军入侵新加坡的前夕,他与郁达夫、胡愈之等一行人一同前往苏门答腊避难。金丁在战后又回到新加坡,和胡愈之一起在新马继续推动左翼文学。

文学“大众化”最早提出的是郁达夫,文学“通俗化”则是郭沬若和周扬等人在努力提倡。这两种不同的文学观在抗战文学中是争论的话题,然而后来却开始出现混合的迹象。对金丁而言,他更强调的是,抗战文学必须要有组织性,因此需要把文艺工作者以及读者组织起来,以开展文艺通讯作品的相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