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此举引起反弹,同月的16日,《狮声》便有反驳文章《显微镜下废名先生的理论的细察》出现,之后引发一场十多名作家参与,维持两个多月的“地方作家问题”论争。这是第一次出现“马来亚地方文艺”的名词,也是以“马来亚”而非“南洋”对华文文学的概念在地文学的思考。

知道一点新华文学……

1930年代的新加坡,丘士珍提出马来亚文艺的想法,将地方概念融入于文学的实践,让他为后来的新华文学发展留下不可忽视的足迹。

1934年3月1日,一名以“废名”为笔名的作家,在《南洋商报·狮声》发表一篇短论,名为《地方作家谈》。文中,作者推荐14位作家,把他们定位在“马来亚地方文艺作家”之外,更表述自己对马来亚文艺的见解:“我们不应该盲目地重视以上海为文坛中心的中国文艺作家,我们应该推崇马来亚的地方作家。”作者定位马来亚文艺作家为:“居留或侨生于马来亚的作家们所生产的文艺”。这或是早期较为明确对新马在地作家的定义。

废名较引人瞩目的,是发表于1932年的《峇峇与娘惹》。此著是新马华文文学中,第一部具本土色彩的中篇小说。故事的背景是当时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主要透过峇峇家庭,再现英殖民时期人民的生活苦境。除了带出土生华人的深受英殖民者喜爱之外,也主观建立土生华人的人物形象。例如,故事中的峇顺是个被宠坏的败家子,他接受英式教育,崇尚英国娱乐及文化,但道德意识上极为薄弱。后来因为家里风气败坏,峇顺还发生乱伦的关系。如排除作者的主观意识,作品无疑在新华文学史扮演着在地文学实践的先锋。

这位引起论争的“废名”便是丘士珍(1905-1993),原名丘天,又名家珍,笔名废名,福建龙岩人。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冷落》(短篇)、《复仇》(中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