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如果有什么比貌似毫无逻辑的僵化制度更让我厌恶的,那就是撒谎,尤其是撒谎的人并不能从中得到任何好处时。
25年前,我刚搬来兀兰,这里的生活围绕着旧的市中心展开。我住在以前的关卡附近,那里汇集了兀兰的主要巴士转换站、邮局、羽球场、影院、保龄球馆、银行、典当铺、货币兑换点,以及所有重要的购物和餐饮场所。主要的购物地集中在东方百货公司和职总平价合作社,以及一个大型服饰及电子产品市集;周围成片的楼群里还有大量小商店。主要餐饮地包括主市集楼上的小贩中心、许多小咖啡店和三大连锁快餐店:麦当劳、艾德熊(A&W)和肯德基。
希望新小贩中心开张时的一片混乱只是磨合期的问题,最终能够顺利运营。不过同时,我还是继续去我喜欢的老咖啡店吃饭。
多年后,地铁和长堤坊建成,城市服务逐渐从旧的市中心向周边转移。巴士转换站移到了兀兰地铁站,邮局和其他市政设施搬到了市镇中心附近。运动娱乐场所不是搬到更适宜的地点就是被关闭。过去10多年来,一直有传闻说小贩中心、市集和余下的商店都将搬离,直到去年初,传闻渐渐变成现实。那时,我不断听到旧市中心的很多摊主和店主说,最后期限已经限定,他们不得不在去年9月前搬走,可以迁到新的马西岭小贩中心。
我依然希望新小贩中心开张时的一片混乱只是磨合期的问题,最终能够顺利运营。不过同时,我还是选择避开新地方,继续去我喜欢的老咖啡店吃饭。
整件事让我很困惑。我无法理解有什么必要增加归还托盘这一环节,如果收拾餐碟的方法还是和其他任何小贩中心一样,那就更没必要了。事实上,不仅笨重的回收机器占据了小贩中心至少10个摊位的空间,而且似乎还须配备专门人员,指导顾客如何使用机器,并防止顾客像排在我前面的那名女士那样把餐具和托盘一起归还。
那天我和家人离开小贩中心时,忍不住嘲笑这样的安排,当然我们也明白这一定是开业第一周的小问题。使用新设备目的在于减少额外人工,一旦问题解决,我们不再需要人工在餐桌旁回收餐具;相反,我们要自己去机器那里归还餐具。这次体验虽不完美,但还不至于让我们不愿去第二次。
我的朋友和家人都很期待新小贩中心开张,因为离我们住的地方更近,我们看着它建造起来,前景似乎蛮乐观。
我第一次去新小贩中心时,给自己和家人买了三碗面,摊主因端面用的托盘额外收了我五毛钱,并告诉我她的摊位旁有个回收托盘的机器,回收后那五毛钱会退还给我。我把面端到桌上,然后去归还托盘。机器旁站着个年轻人,排在我前面的女士正要归还托盘,这时他说:“只收托盘,不收碗。”那名女士顺从地把碗放到机器旁边的空桌上,然后走了。我规规矩矩地归还了托盘,拿回那五毛钱,回到桌边和家人一起吃面。我们吃完,一位阿嫂推着车过来收走了餐具。
美籍翻译家、诗人1991年来新
不幸的是,第二次体验有些不愉快。
12月,小贩中心已热火朝天。但遗憾的是,它看起来不像是我和家人会常去吃饭的地方。
我们到那里时发现有一张空桌,我们让干妈先坐,然后分头去买东西,一起分享。我在电梯旁的面摊买了拌面,问摊主多要几只小碗,方便我们分面。摊主回答:没有小碗。于是我跟她解释老人家吃不了一大碗,我们分着吃。她很不情愿地递给我一只碗,再也不肯多给,显然这根本不够我们分,但她毫不理会。不肯多给碗也就算了,她给的理由有点过分。她说:“碗和面条是一套的。”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这简直比那个托盘回收机的事更荒谬。
我去另一个摊位买餐具,摊主和蔼礼貌,但可惜的是,不太诚实。他递给我一套叉和匙,但我想要筷子,于是开始找。他说:“你要筷子啊?没有啦。” 不过就在他说话时,我发现筷子就在我上面的货架上,就从盒子里拿了一双。这时他只说了句:“可以自己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