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名为“在线喜阅”的线上文学直播系列,自5月25日起通过面簿举行,整个网上文学活动从5月举行至7月,并将于7月16日结束。

“在线喜阅”由本地文学团体“新文潮”主办,参与这个线上活动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工作者来自新马港台等地,讲座内容涵盖诗歌、小说、剧场、设计、音乐、创作理论等不同领域,主讲者除了来自新文潮的孤星子、洪均荣、陈文慧等人,也包括谢燊杰、蔡深江、潘正镭、许环良、阿果等30多人。

新一代接班人

再现阅读的喜悦

新文潮的成员都是八九十年代出世的一代,他们的想法是:“对于我们来说,‘虚拟’是‘过程’,‘现实’才是我们真正关心的。所以在2015年和时代精神书屋(Ethos Books)合作的那一次,我们便在‘一首诗’的网络活动结束后,举办一场聚餐彼此交流。让在网络空间交流一个月的彼此,可以对应一张‘现实的脸庞’”。

陈文慧说:“这项活动源起于艺理会的数码作品展示资金(Digital Presentation Grant),同时也因为冠病疫情让大家都宅在家中,我们希望这项活动能让我们的读者,以及喜欢文学、即将喜欢文学的人,每天都有一点文学、艺术和人文的滋养。若这次的活动反应热烈,我们打算举办第二季——可能还有作家对谈,甚至考虑为该季设置主题等。”

新文潮出版七期文学杂志《不为什么》,直到去年宣布停刊。《不为什么》三名编辑陈文慧、洪均荣、汪来昇曾说,“杂志能够出版七期已经完成时代‘任务’”,谈及这一点,他们说:“办了七期,我们刊登不少优秀作品,介绍海外文学思潮,以及一些这个时代必须更加关心的文学、文化课题——这段时间,也大大地受到读者和投稿者的鼓励,更让我们看到,本地仍然有一群热爱文学的读者与作者等待我们发掘。”

新文潮的成员们目前任职于不同领域,有的是教育工作者,有的是行政人员,有的则在文化机构服务。他们都认为,因为创社初期奠下好基础,“过了这么多年,核心的社员们才能秉持坚信的理念,对文学不离不弃。对于中文系,对于我们这块生长的土地,以及对于华文、文字的执着,才能让我们一路坚持下去,这不算是一种‘使命’,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有所牺牲,但也不亦乐乎。”

一般认为,新华文学团体的活动成员,多为老一辈文学爱好者,年轻一辈多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或是在新加坡生活的马来西亚人。其实,于2012年创办新文潮文学社的一批本地文青,这些年来也努力推动新华文学,他们从办文学杂志到创办面簿群组、线上文学活动,从线下到线上,始终如一。

本地网络文学近两年来更为盛行,新文潮早在2014年即在面簿上创建平台“一首诗的时间”,设立专页和群组,公开给面友写诗交流,“一首诗的时间”也在近年来引起关注。说到当初设立这个网络平台的原因,他们回忆道:“新文潮于2015年10月出版《不为什么》第三期时,因为专题报道《砸碎疆界:我们是‘新加坡文学’——与英语作家交心不较劲》,结识好几名本地活跃英语诗人、作家,知道他们正在筹办‘SingPoWriMo’,一个30天30首诗的新概念。我们深受启发,在2014年先尝试一周,再于2015年正式通过面簿群组展开‘一首诗的时间’这个长达一个月的网络诗歌创作活动。至今,‘一首诗’办五次活动,群组里的诗友约1500人。”

说到当初创办《不为什么》为了培养新一代读者与作者的初衷是否见到成绩,他们说得谦虚:“或许《不为什么》和网络创作平台‘一首诗的时间’,真的有激励到一些创作者努力交流,让整个创作过程,特别是刚刚喜欢上创作的人,有一个热闹的平台。许多作家、诗人今天有一定的创作功底和成就,都是他们自己的努力,只要大家还愿意和我们‘玩在一起’,编辑室依旧敞开大门。”

新文潮在2019年找到落脚处,并在岁末聚餐时,公开宣布从“文学社”转型成“出版社”,共同创办人汪来昇、陈文慧和洪均荣调整整体运作方向和社务,接下来将专注于出版与网店(网址:www.trendlitstore.com),以及举办三个常年活动:出版说明会、公共论坛和岁末聚餐等,其中也包括其他项目如设计、英中翻译、书展、宣传活动、文学/校园工作坊等。

一般认为,新华文学团体的活动成员多为老一辈文学爱好者,年轻一辈多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或在新加坡生活的马来西亚人,其实,由一批本地文青于2012年创办的新文潮文学社,这些年来也努力推动新华文学,一些创社成员从当年的20多岁一直坚持到今天30多岁,他们从办文学杂志《不为什么》到创办面簿群组“一首诗的时间”,到目前的线上文学活动“在线喜阅”,从线下到线上始终如一。

也有人认为,“一首诗的时间”是本地网络文学的先驱,但他们说得中肯:“严格上说‘一首诗’在时间点上未必是一个先驱,但是论交流、创造创作平台,我们确实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新计划与构想

汪来昇说:“我们将‘读者’放在前面,清楚知道要培养读者有更强的阅读能力,我们才能继续维持下去。对于‘新华文学’概念模糊的我们,也一直希望能够重新探索‘新华文学的主体性’,到底这一个‘界定’和‘话语权’要如何处理。既然这一本文学杂志要扎根新加坡,就必须‘心系本土,放眼世界’,不过,事实上我们也知道新加坡的语文环境,要让一本新文学杂志生存下去,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也是稿源和读者的问题。其实,当时拟定这样‘宏大’又不着边际的宗旨,我们也有点心虚,但我们觉得这是个可以将我们的精神抖擞起来的方向。即便至今,这个宗旨仍让我们一直捧在怀中终不悔。”

汪来昇说:“新文潮必须摆脱‘小有小做’的固定思考,尝试‘小有大做’向前迈出,我们不否认资金永远是阻碍,但那不是最大的阻碍。同时,新文潮也希望培养起更多以华文作为思考的编辑和设计师,期待能够将文学、文化和人文思考带到更有人烟的地方。”

为了配合《一首诗的时间:第二辑》(2016)的出版,新文潮也在新加坡作家节举办“野餐诗会”,邀诗人与读者轻松交流。2017年,“一首诗”的编辑,除了新文潮的核心成员,也开始对外寻找“有心人”来策划和编辑,编委除主编洪均荣外,还包括欧筱佩、语凡、黄国安。2016及2017年的“一首诗”尝试采用“点评人”的模式,邀请本地及海外诗人与文化人点评,例如张英豪、陶宗旺、周德成、洪均荣、孤星子、陈志锐,吕育陶等。

帮中文系打工换出版费

他们也说:“新文潮原先计划为梁海彬、黄文杰、周昭亮、贺尔、空·龙猫、张国强,还有《一首诗2017》和《一首诗2019》等出版作品集,当时我们也打算和其他出版社合作,但目前因为疫情关系,有所局限,所以只能压后。但这件事情一直藏在我们的心底,也非常有诚意想试图接下这个重担,真正做到‘培养本地作家’这件事。”

“在线喜阅”负责人之一陈文慧说:“‘在线喜阅’取其“再现”(re-present)的意思,说明这是个网络空间举办的活动,也有呈现之意;‘喜阅’则是希望‘唤起大家阅读能带来的精神喜悦和内心的快乐’。嘉宾们讨论的书籍,也都放上新文潮网店出售,方便观众看完直播可以上网购买。”

这些年来,新文潮陆陆续续有新人加入和离开,如2013年加入的成员有邱勇康、方渼凌和洪均荣,2014年有黄伟祥、孙宇慧、沈嘉敏、黄芳、林慧敏;2019年也迎来陈勇安。八年来,新文潮锲而不舍,前后出版七期《不为什么》,两本网络诗歌创作活动结集《一首诗的时间》及一本诗歌选集《不可预期——诗精五十首》。此外,他们也持续举办工作坊、座谈会,海外文学思潮分享会、邀读者玩诗歌接龙游戏,举办野餐诗会等,汪来昇除了推动会务之外,这些年来也创作不懈,以“孤星子”之名先后出版《喧嚣过后》及《消灭众神》两本诗集。

新文潮接下来考虑电子书,开设更多如YouTube Vlog的节目,他们的想法是:“让文学、文化和人文思考,以另外一种不同的面貌出击。”

他们说:“出版方面,新文潮有意向外发行,特别是马来西亚和港台,希望更多读者认识新华文学。我们也相信在来年里,和海外朋友的合作会更加紧密。更多和出版相关的细节、模式,以及我们对于一个健全‘文学生态链’的看法和做法,会在出版说明会上发表。”

为了鼓励及培养比他们年轻一代的文学爱好者,“一首诗的时间”2019年的征稿工作交由新一代文学团体“所谓诗社”接手,主要负责人之一的李心仪过去也常在群组中投稿。事关2018年,汪来昇受邀到“语特营”参与分享活动,“所谓诗社”的成员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汪来昇发现年轻文友们对文学的热忱,他们也在Instagram上发起网络写作活动,由于了解比他们年轻的一代对文学的想法和做法,汪来昇觉得或许能让“所谓诗社”试试当编委,新文潮则担任幕后顾问,尝试带领新一代策划活动。

汪来昇召开会议之后,发现与会的中文系同学各有自己的背景和认同,也有好几人认为“任务艰巨,资金是个大问题”,最终没加入,最后剩下汪来昇、陈文慧、郑伊婷,后来又有沙怡靖和房振坤加入,他们五人也是新文潮创社成员。经过半年的讨论之后,大家终于认定,“新文潮必须积极地培养新一代读者和作者”。

开创网络文学

对新文潮来说,停办《不为什么》其实是个选择。三名编辑一致说出当时的决定:“并非很多人揣测的,因为资金问题。说到‘完成使命’,也不是从宏观文史的概念来说,而是团队累积数年的编辑经验,结交好一群作者、读者,应该可以尝试更多其他事物;更想去正视一些以往不敢涉及的领域。正是这样,我们不能再‘小有小做’,必须突破局限地‘小有大做’,例如帮助更多作家出版书、海外发行,创办网络书店等,希望汇集各地华文写作的力量,多做一点事情。”

今年的“一首诗”则是由郑泽榆、洪靖涵、张宇正策划,新文潮同样担任顾问的角色,洪均荣说:“一首诗”对于新文潮来说,一直都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更欢迎新人用这个平台做新尝试,让不同世代的诗人、创作者,都能实践自己的想法,以及面对‘现实’的众生相,正如我们当年。2020的编委们,确实为“一首诗”带来许多新面孔,以及不一样的风格。”

新文潮文学社创社社长为年轻诗人汪来昇,笔名孤星子。2012年10月,还在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就读的他,率先在中文系的面簿群组里,提出要办一份“中文系文学杂志”的构想。汪来昇说:“当时系主任柯思仁老师是首位回应我的师长,他希望我能召集同学们讨论,同时也想办法让我们有点资金,当作是出版费——没错,我们得帮系‘打工’,最后大约换取了2000元。”

对于新文潮元老来说,新文潮能坚持八年,中文系的两位老师:柯思仁和游俊豪对他们“恩重如山”。汪来昇说:“柯老师对我们有个特别要求,他要我们的文学杂志不要只面向大学,应该面向社会大众。游老师不论是在台前幕后,都给予我们很多机会和支持。当年开始办‘驻校作家计划’时,不仅让跟在第一届的英培安老师和第二届的苏伟贞老师身旁学习,也毫不吝啬地让我们在他的办公室里放杂志,更在我们彷徨无助时,为我们指点迷津。”

希望真正培养本地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