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文出版社中,玲子传媒积极向外拓展,每年都会参与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16年他们也曾独立参展台北国际书展,限于成本,展位小,且被安排到国际展区,难以引起访客注意,之后便打消独立参展念头。
这次台湾行,陈志锐也发现台湾读者对新加坡文学的认识,远远不及新加坡读者对台湾文学的认识,他们更熟悉马华文学。经过交流,台湾读者对新加坡的华文文化艺术其实非常感兴趣。
不过林韦地强调,台湾与新马之间因为华语文而有更深一层渊源,因此在思考多语文推广的时候,可以从两个层面同时运行:国家文化多语文方面的交流推广,与民间华语文方面的深化互动。
为何坚持参与台北书展?或可从林韦地在脸书的发文一窥究竟:“对台北国际书展一直有种特別的感情,小时候就参加过,进入文化事业后第一次来参加,感到非常震撼,这么多人用心在做内容做学问,觉得自己也要很努力,有天才能有一格之地,就这样一步一脚印走到今天。”
走入不同语言社群
这次玲子传媒借季风带文化平台重返台北国际书展,执行董事兼总编辑林得楠发现简体书对台湾习惯繁体阅读的读者来说还是有距离,反应并不理想。
在人们哀叹本地华文花果凋零的时候,林韦地坚守文化事业,不缩减反扩大。林韦地受访时坦言一年亏损十多万新元,而台湾季风带文化出版与马来西亚季风带书店的亏损占比最大。但他说:“文化事业在短期内其实不容易收支平衡,都是在一开始时最困难。‘烧钱’的目的是要累积好的内容和建立专业团队,一开始其实不能太在意资本上的回报,只要烧的程度在能承受范围内就好。更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时间久了品牌建立起来,就会有更多读者愿意支持,也可以找到相关的赞助和投资。”
延伸阅读
在新加坡,他是医生,也是独立书店草根书室的董事;在马来西亚,他创办《季风带》杂志(已停刊)与季风带书店;在台湾,他创立了季风带文化,做出版也开书店。季风带文化致力出版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作品,包括收录多位曾经留台的新加坡作家、文化人文章的新书《双岛记》。主编陈志锐这次也到台北参加书展,并以学者身份到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介绍新加坡华文文学。
他指出,出版业的特性是,市场越大,难度越低,一本书印2000本的平均成本远低于一本书印300本。所以当书本难卖,一本书在一个地方只能找到300个读者,那要经营下去是很困难的。如果可以在三个地方各卖300本,加起来就有900本,就好像还能继续做下去。
此外,新加坡玲子传媒、马来西亚有人出版社、大将出版社等也通过季风带文化展位在台北亮相。
林得楠也是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他2月20日也在联经书房·上海书店的思想沙龙上,与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副教授、中华民国笔会秘书长杨宗翰,以及陈志锐和林韦地对谈,探讨三地文化交流的机会。
“无论是新加坡还是马来西亚,出版的主力其实都是在英文场域,华文相对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而做内容这种事没有捷径,就是要更多努力和投入。”
谢圣缘相信,新加坡出版相关的官方机构与业者都清楚,要打入一个新市场,需要长年经营。他以玲子传媒能把一些书带出国门为例,也是因为该出版社长期耕耘所得。他说:“疫情、战乱之后,要文学作品走出国门,就需要更多资源。希望几家本地书商能够联合起来,加上官方的持续性支持,才能够为本地作品开拓海外市场。”
吴韵仪以今年台北国际书展的泰国馆为例,泰国馆意识到近年泰国BL小说(耽美小说)受关注,设为本届参展的主打内容,甚至在开幕礼邀请粉丝众多的泰国青春歌手盖儿(Gail Sophicha)出席,反应热烈。
文化事业需要坚守
林韦地1984年出生于槟城,小学就读台湾仁爱国小,中学毕业自槟城大山脚日新独立中学,后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医学系,毕业后定居新加坡。2014年,本地作家英培安结束旧草根书室生意,林韦地与林仁余、林永心接手书店,在武吉巴梳路现址开展独立书店新篇章,今年步入第10年,已是本地文化地标。接棒草根书室给了林韦地接触文化事业的机会,渐渐他投入文学出版与杂志,考虑到新加坡空间与受众有限,他开始寻找腹地,将眼光放到马来西亚与台湾,边学边做。
“过去大家觉得新加坡华语、Singlish不可登大雅之堂。但这就是我们的特色,我们语言的多元和包容性。我们接受马来、印度、中港台的文化影响,不知不觉转化成自身文化,这都能引起外国读者的兴趣。我期待能有更多的多语读本,把新加坡的文学推到世界去。”
台北国际书展基金会董事长吴韵仪接受采访时指出,书展空间有限,但通过直播、户外活动与其他串联活动,具备延展与扩散影响力的效果。她说,推广不会一蹴而就,若新马书商有兴趣参加台北国际书展,目标是推广新马作品,不妨拟定长期计划,规划一个时间轴,慢慢走向目标。
在台北世贸一馆举办的台北国际书展2024已于2月25日落幕。
接下来,玲子传媒将针对台湾市场推出繁体电子书。林得楠这次到台湾,成功与台湾崧博出版达成合作,准备推出“台湾玲子系列”,首批40至50种繁体中文版新加坡书籍将通过崧博出版。这些作品包括:陈加昌《我所知道的李光耀》《中柬风云六十年》、何乃强《医生读史笔记》、小寒精选集、尤今精选集、朱亮亮《追虹》等。
如果说台北国际书展是新加坡书籍走向国际的一个适当平台,那么参展时就需要亮点,才能吸引新的受众。
要提高新华文学能见度,除了带作品走出地理国界,机器翻译的精准、普及也使华文作品跨语言推广成为可能。今年台北国际书展的新加坡参展者交出不错的成绩单,他们认同文化推广需要长年经营,而且不能单打独斗,不应局限于单语言活动。
这就是扩大市场的必要,不能囿于新加坡。
拟定长期推广计划
曾留学台湾的陈志锐这次重返台北,向台湾的读者推介《双岛记》、新华文学与新谣,得到很大的鼓舞。他认同谢圣缘所说,新加坡书籍和文化出口,除了要走出地理国界,也要走入不同语言社群。
要谈文化深度之前,必须先吸引眼球。
林韦地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三地发展文化事业,积极串联三地文化消费市场。
陈志锐受访时再三强调,新加坡创作者不要妄自菲薄,新加坡有外国读者感兴趣的特质。
准备推出“台湾玲子系列”
谢圣缘也强调,新加坡作品的输出,不应该局限在华语华文。
不能只靠一家书店或出版社单打独斗。
但这些都需要资源。
“我觉得应该通过多方面把本地作品推到国外,而且不应该限于新华作品,而是包括英文、马来文和淡米尔文作品。通过翻译,或者把作品产业化,以漫画、绘本、动漫、电视和舞台剧本方式呈现新加坡文学的多元文化特色,相信能吸引海外书商和读者。因此本地发行人在出版新书时,不应该只单单考虑纸本书。找机会和多媒体公司洽谈,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回顾台湾与新加坡华文文化的关系,陈志锐说,1950年代至2000年,台湾大专学府为新加坡培养了许多华文创作者、文教工作者,对华文领域有重要的影响。不过1990年代开始,新加坡的奖学金得主都送到中国大陆大学深造,如今只有少数新加坡学生选择负笈台湾,但陈志锐发现一个新现象:马来西亚学生到台湾留学后辗转来到新加坡工作,他们当中有的继续写作,成为新华文学的可能新血。陈志锐认为,尽管新现象的影响力不如以往,但值得关注。
陈志锐说:“要让新华文学能见度提高,不只是台湾,还有中国大陆、香港、其他华文阅读的地区,甚至可以跨越语言。随着机器翻译越来越精准、普及,这些都是可能的。甚至可以让更多不同语言的读者、作者在同一场活动里交流。不应该再局限于单语言的活动。为什么我们不要把英文读者拉进来呢?新加坡的文学,不应该只是输出到某地方、某区域、某国家,更应该输出到更多语文文化去。”
6天34个国家地区509家出版社1100多场活动,吸引超过55万人次访客,偌大的展厅,热闹的氛围中,也有新马作家与书籍的一席之地,由作家林韦地创办的季风带文化,连续参展,向台北国际书展的读者推荐新马作品。
对林韦地而言,重点还是继续做好内容,出版更多好书,才有东西与别人交流。
曾在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工作的谢圣缘这次以个人身份到台北国际书展考察,同时积极促成新加坡书商、作家与台湾国艺会、台北书展基金会的对话。谢圣缘受访时说,台湾方面很欢迎新加坡团队前往台湾进一步交流。他相信,只要新加坡的民间团体有意愿,应该能与台湾国艺会、书展基金会合作,一旦建立起机制,以后交流就更为便捷有效。
季风带文化这次租了四个展格,空间更大,业绩是去年的2.35倍,成绩令人鼓舞。季风带自品牌书籍如韩墨松《香港制造》、萧永龙《南洋书话:香港、南洋、民国旧书刊记述》、乔西·拉贾(Jothie Rajah)《“依法治国”的迷思:新加坡国家威权法治史》、陈思贤《新加坡模式》及陈志锐主编《双岛记》是展摊内的销售前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