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牛车水,陈江淮说自己是听粤语歌,看老夫子漫画,吃砂锅饭长大的,他把这些经典的中华风元素“就地打包”,扔进T恤设计里头:老夫子和好友大番薯、秦先生围坐一团吃火锅、打麻将,组建爵士乐队,演奏一番;旧时烟草公司的广告,华人团圆饭的场景等,都成为了潮趣印花。品牌起名“大三元”,也是借打麻将的行话,象征拿得一手好牌,好运。这股潮范儿不仅年轻人喜欢穿,连上年纪的安哥安娣也会穿,对他们来说,穿的是一种趣味,一种情怀。

看到如今“百花齐放”的设计,人们也许很难想象T恤的前身竟然是男士内衣!

陈江淮认为,趣味是打造“潮”流颇为重要的一环。回忆品牌首发时,他从网上买了喷水枪和牛皮纸档案袋,用T恤包一把水枪,放在档案袋里,用“大三元”的印章封印,客人打开包装多了份惊喜。他还尝试过自制签筒,用求签的方式让顾客抽取赠品,博君一乐。

玩趣中华风怀旧潮牌

近年来本地潮T市场发展蓬勃,买手从世界各地引入的潮牌增多,主题更加多元化。设计师也趁热打铁,推出自创潮牌,有些走怀旧风,有些关注社会议题,有些借助身份认同凝聚社群力量。

她说:“喜欢潮T因为这是一种休闲随意的着装风格,造型的要点是自己穿着舒服,是一种忠于自我的穿搭。如果是属于内敛型的,无需刻意选择很loud的印花,搭配简约风还是可以安静地做自己。”

15岁学生郑江柔说,自己一个月会逛三四次潮T店,每次都跟朋友一起去,互相参谋要买什么。这次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来买时下正火的ADLV: 一个小朋友眼前挡着两块大大的甜甜圈,酷萌的即时感很强,令人过目不忘。

1950年代,好莱坞影星马龙·白兰度在电影《欲望号街车》中,穿着紧身款白色T恤帅气亮相,诱人的身材加上俊朗外形,使T恤顺势成为当年炙手可热的时装,后来又在电影《无用的叛逆》和《私人生活》中做不同风格的展现,让人们充分认识到T恤的魅力。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人间天堂》中将这种棉质圆领衬衫命名为T-shirt,后被纳入韦氏词典。

在平面设计师Muhammad Irwan看来,T恤是一种具有联结性的“群体制服”。他平时喜欢玩滑板,去年和友人创立名为Dormant的品牌。T恤以玩滑板的莱佛士坊为背景加上logo,表现随性、追求自由的态度。买家多以滑板文化爱好者为主,他们从中寻找一种身份认同。“当你穿着Dormant的T恤,不言而喻在告诉别人,你来自滑板社群。”

潮T是阿公的内衣变来的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自我鼓励、标榜或是调侃,T恤已经超越单纯服装的范畴,成为一种表达的媒介。着装者希望通过“印在胸口的态度”,让人从几米外窥见自己的内心世界。

翻阅潮T发展史,由滑板、冲浪、水球等运动衍生出的T恤品牌还真不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之魂Stussy作为第一个取材自滑板的次文化品牌,后来结合音乐产业,成为工装和街头品牌的先驱者,重新定义休闲时尚的风格与意义。随后在1994年曼哈顿街头诞生的Supreme,结合滑板、嘻哈文化,注入LV等奢侈品牌的加持,形成势不可挡的潮流元素。

经典派:相对成熟稳重,喜欢如有历史的经典品牌,版型简单大方,面料有质感。

英国服饰评论家及策展人Dennis Nothdruft说:你穿的T恤,告诉这个世界——你是谁。

42岁的陈崇文(行政经理)一身衬衣革履,趁着午餐空档来店逛逛。他的风格属于“经典派”,日常生活中褪去西装,喜欢穿Champinion、Carhartt。他说:“毕竟穿上身的衣服,尤其是T恤是一个人个性的表达, 要符合自身特点与身份。”

无论是潮酷印花,还是“简约小清新”,风格多元化从侧面印证T恤文化在本地的发展。郭瑞莹认为,近几年举办的“运动潮鞋展会”(Sneaker Con)、“亚洲街头大赏”(Culture Cartel)都为街头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潮T作为街头风穿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人气自然跟着涨。经过多年的教育耕耘,街头时尚已在本地建立受众土壤。等待时机成熟,郭瑞莹不排除会考虑发展自己的潮牌。

说起个性化表达,印象中宽大的潮T多是男生的衣橱单品,岂不知随着街头风的盛行,女生也酷爱大版型穿搭。多品牌店Goodluck Bunch创始人郭瑞莹,十分擅长打造女版简约街头风,无论是色调、质感、风格,都能恰到好处的融合,可谓潮流圈的一股清流。

早在1870年代,男士内衣都是连体设计,胸前有一排扣子,方便穿脱,像极成人版的连体婴儿装。考虑到单身男子缝补扣子不方便,当时美国最大的内衣公司Cooper Underwear将其拆分成上下款,去掉扣子,便有了T恤雏形。

设计师将手中的T恤衫转为画布,从生活中获取灵感,任何元素都能“借T发挥”,变成人们“印在胸口的态度”。

设计师蔡颖慧说:“年轻人初入社会时,面对现实生活,难免开始思考人生意义,从外面看也许并无不同,但内心正进行着激烈的撕扯。这种压力与挣扎需要被看见。”

这种方便穿脱的设计受到美国海军青睐,成了士兵们的制服,平常干活时单穿,正式场合把制服套在外面。一时间码头工人、建筑工人都纷纷效仿,T恤完成“内衣外穿”的转换。

风格派:受某种次文化——音乐、街头运动、文身、涂鸦等——影响,有自己特定的造型风格。

初穿者:开始接触T恤文化的青少年,喜欢跟风明星潮流,同辈人当中火什么就买来穿。

随着街头时尚在全球异军突起,潮流T恤(简称“潮T”)成为“弄潮儿”不可少的造型单品。设计师将手中的T恤衫转为画布,从生活中获取灵感:环保、人权、政治、艺术等任何元素都能“借T发挥”,变成人们“印在胸口的态度”。

陈江淮是本地资深的“弄潮儿”,年轻时热衷街头文化,1998年开始在时装界打拼,先后开了两家多品牌店“杂货店”和“福乐店”;两年前他与友人开始经营自创潮T品牌“大三元”。

有人用T恤传递欢乐,有人须要借它呐喊。本地新创品牌Made In Future主推社会议题,首发系列关注现代人的精神健康。凌乱的线条勾勒出扭曲的人脸,或是在呻吟、嘶吼,蕴含着一种压抑与张力。出乎意料的是,幕后设计团队是四名年轻可爱的女生,她们共同运营一家室内设计公司之外,把关心的社会议题通过T恤呈现出来。

陈江淮说,设计潮牌要知识的积累。“你需要对某一领域有足够的了解,例如音乐、艺术、运动等。我喜欢1980年代的港风,把那些电影、音乐、场景吃透,就懂得怎么转换怎么玩。”另外,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生活中的元素,例如街边某个汉字招牌,老字号酒楼里的装潢,名著里的经典桥段等,试想这些元素可以如何“变潮”。

随着街头时尚在全球异军突起,潮流T恤成为“弄潮儿”不可少的造型单品。

随着品牌的扩大,Irwan共享“T恤平台”,任何社群成员但凡有好点子,都可以试着创作,T恤的风格也从原本的滑板文化,扩展到科幻风、抽象派创作。

1991年老佛爷在迪奥的春夏季大秀时,首度采用T恤作内搭,使它在时尚圈有一席之地。向来以“扑克脸”示人的维多利亚·贝克汉姆,穿着“时尚偷走了我的笑容”印花T面对媒体。2014年,Jeremy Scott在加入Moschino的首秀谢幕时,穿着“我不会说意大利语,但我会说Moschino”的T恤,以俏皮方式,表明接任品牌的决心。

“一款T恤之所有会火,不外乎几个元素:次文化、政治、logo、独特的设计感,或是象征一个时代的记忆。从中任意搭配组合,万变不离其宗。”洪家骏在总结潮T属性时如是说。

三类潮T爱好者

最新系列他们通过蒙娜丽莎的注视,表现不要以异样眼光去看待和断论他人,社会需要更多的包容与接纳。负责运营的罗雅甯说:“新加坡社会相对内敛,大家都处在自己的舒适圈,不会太直接地表达。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把内心想说的话印在T恤上。当大家穿上身,就是一个个行走的人形牌,把信息散播出去。”

街头风带动本地T恤文化

运动制服塑造身份认同 

他在本地潮服圈20多年,目前开在索美塞的“优良品种”(Well Bred)潮牌店,每天都有不少专程来淘货的老主顾。这里售卖的品牌如Champion、Fila、Carhartt等经典款,也有时下正流行的潮牌,如美国的Pleasures、Chinatown Market,日本潮牌Fxxking Rabbits(FR2),以及韩国品牌Acme De La Vie(ADLV)。

行走的“发声体”

根据观察,洪家骏把本地潮T爱好者分为三种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