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三房式组屋住着14个人,除了外公外婆和舅舅舅母,还有八个表兄弟姐妹。虽然屋子很拥挤,谢逸中在那里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

圣迈克(St Michael)这个洋气的名字,取自宗教守护天使。中央快速公路将它一分为二,组屋和商圈在黄埔这一端,私宅在近实龙岗路的另一端。

谢逸中(59岁,工程师)和父母住在大巴窑,外婆住在惹兰登德南第3座组屋。他就读的幼稚园从外婆家走过去只需五分钟,后来念的梅北小学(May North School)则要步行20分钟,所以谢逸中小时候一直都住在外婆家。

他还记得,外公每天会在家里煮两桶凉茶和一桶“苦水”,推车到熟食中心售卖。清热解暑喝甜的凉茶,伤风咳嗽就喝苦水;如果有喉咙痛或其他症状,可在苦水内加药粉。谢逸中放假时会帮外公把车推到熟食中心,开档卖凉茶。他也会为炭炉起火,让凉茶保温。

惹兰登德南有一条地下人行道,可步行到中央快速公路另一端的圣迈克私宅区。(龙国雄摄)

从资料和居民忆述中可知,1950年代新加坡改良信托局在规划圣迈克区时,已有邻里中心的概念,将它打造成一个商住两用的社区。

私宅区仍保留原貌

谢逸中的外婆家靠近加冷河,隔着泛岛快速公路遥望大巴窑,再远一点是波东巴西。下雨时看到河水高涨,谢逸中就想着玩水,但外婆总警告他不能去。当年波东巴西一带农场淹水,淹死的猪只会漂过来,他忆述道:“最可怕的是,活生生的鳄鱼和蛇也会跟着游过来。”

学生在惹兰登德南民众联络所的篮球场参加中秋节提灯笼活动,后面正是谢逸中外婆居住的第3座组屋。(档案照片)

新加坡改良信托局(建屋发展局前身)于1950年代末在惹兰登德南(Jln Tenteram)兴建组屋。当时最高的组屋有10层楼,由于人们习惯称底层为“楼脚屋”,二楼才开始算,所以最高层是第九楼,那一带便被称为“圣迈克九楼”。

到了1990年代,早期建造的第1座至19座组屋、巴刹和周边的四座商店、熟食中心、民众俱乐部、巴士总站和拿督公庙都陆续拆除。附近组屋已成为黄埔区的一部分,年轻一代没有几人知道,这里曾有个热闹的圣迈克住宅区。倒是中央快速公路另一端的私宅区,基本样子仍在。

他告诉《联合早报》:“外婆家面向一个篮球场,是惹兰登德南民众联络所的运动设施之一。我们住二楼,常跑到楼下打篮球和踢足球,要吃饭时外婆会从走廊喊我们回家。在联络所可以打乒乓、看报纸、健身和玩游戏等。”这所1960年启用的民众联络所楼高两层,角落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居民常结伴去观看《声宝之夜》和大马金杯足球赛等节目。

延伸阅读

实龙岗路附近有条圣迈克路,在中央快速公路另一端有座圣迈克巴士总站。两者之间有段距离,但名字相同不是巧合。在1990年代之前,这里曾有个圣迈克住宅区,未拆的组屋现已成为黄埔区一部分。在“圣迈克九楼”度过童年的谢逸中,带着记者回忆当年的热闹。

现在圣迈克区多层工厂旁的空地,从前是惹兰登德南熟食中心,谢逸中的外公就在那里卖凉茶。

1960年圣迈克路巴刹正式启用。(档案照片)

谢逸中就读的明智中学,也在那一端的圣迈克区。他和家人仍时常经由中央快速公路的地下人行道,步行去探望外婆。

谢逸中很年轻就加入黄埔民众俱乐部基层组织,时至今日仍在为老街坊服务。他带着记者到周围走了一圈,刚下过雨的午后冷冷清清。他有点感慨地说:“最早期的组屋都拆掉了,只剩下第20、21和22座的一房一厅租赁组屋。”

巴刹对面就是巴士总站,早年圣迈克区的巴士路线以120多号为主,如122至125号。巴士到站后会停在圣迈克巴刹周围的马路旁。巴士总站不远处交通圈的大树下,有一座用锌板搭建的“九楼拿督公庙”。

圣迈克区多层工厂对面的一片绿地,从前是圣迈克巴刹和四座三层楼店屋(第23至26座),俗称“九楼巴刹”,店屋楼上是住家。在六七十年代,巴刹和惹兰登德南民众联络所等人潮较旺的地方,经常有夜间市集。

帮外公开档卖凉茶

惹兰登德南有三座一房一厅租赁组屋,是早期圣迈克住宅区的一部分。(龙国雄摄)
谢逸中每次走过惹兰登德南这片绿地,就会想起当年的巴刹和商店。(龙国雄摄)

篮球场上的童年时光

1978年谢逸中的父母也搬到圣迈克区,不过是在中央快速公路另一端,靠近实龙岗路。那一端以有地住宅和公寓为主,还有庙宇和教堂,早年住着不少欧亚裔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