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人、马来人、中国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印度尼西亚人还有来自各地的人,在马六甲相遇,这里自然形成了多语言多文化的环境,汉都亚在这个环境里,精通多国语言,并不稀奇。汉都亚身上带有今天马来西亚人的特征,也就是在这种多元环境里的自如和适应。马来西亚虽然在那个时代还未成立,不过整个大环境从那时候起,就慢慢构成一种各种族之间和谐相处的氛围,这是一种独特的历史形成,作者说就好像是一把用多种金属打造的利剑,除了是美观的摆设品,也可以当作一把尖锐和坚固的武器。

先把有关汉都亚身份的争执放一边,这本书很详细地阐述了汉都亚一生的重要事迹,包括他有一位汉人义父,他和好兄弟的竞争,他对马六甲王朝的贡献和牺牲,他对苏丹的忠心耿耿,他本人对多元民族社会的贡献,他的才华,他作为“民族英雄”或者甚至是“国家英雄”是否合格,与此同时,本书还提及当年马六甲的威风八面,举证的都是国内外、古代和现代学者对马六甲的记载和研究。还有一部分来自民间带有神话色彩的记录,也有一部分是专家的阐述,从这些记录可得知马六甲当时富甲一方,甚至有学者认为占领马六甲就等于占领欧洲的威尼斯那么重要,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东西方当时最重要的港口。我想想这是对的,当时在马六甲流通的货物包括东西方都觊觎的香料,当年,在西方,豆蔻价格曾超过黄金。有句话说:“从未有人因为吃不到香料丧命,然而却有上千人曾以香料之名而送命——这其中既有掠劫者也有被劫者。”(约翰·奥康奈尔《香料之书》)

今年5月,获得槟城州大山脚国会议员,也是前任青年及体育部副部长、现任副财政部长沈志强的一本赠书——“Hang Tuah – Adiwira Bangsa”(《汉都亚——超级民族英雄》),我也送他一本我自己的论文《不容青史尽成灰——马华文学里的马共传记书写》。

另一个在马来西亚更热门的话题是,汉都亚是不是华裔(中国人)?在这个问题引起关注之前,马来西亚所有的历史课本都会教导孩子们,汉都亚是“马来民族英雄”,这个称号已经被用了几百年。近年来,突然出现了一种说法,某些历史学家推断,汉都亚的名字Hang Tuah以及当时其他名字以“Hang”开头的人物,都可能是明朝福建闽南一代往南洋迁移的汉人,“Hang”有可能是“洪”氏(闽南语发音为“Ang”),也有可能是直指“汉人”;“Tuah”是闽南语“大”的发音,Hang(Ang)Tuah(洪大)是闽南人对洪氏首领的称呼,也就是“老大”的意思。此外,记载上都说汉都亚有五兄弟,他们都是名字有“Hang”开头的,所以这些人都同为洪氏一族。这些历史学者也认为,洪氏一族把五行拳传入南洋,演变成南洋武术——Silat。这些说法引起一部分马来人的不适,也导致学者之间的笔战。

传统上,汉都亚的形象一直是马来民族英雄,他被认为是15世纪马六甲王朝著名的海军统领,也是马来武术高手,对苏丹特别忠诚。但是这几年来,存在一些争议性的问题,比如,他是否真实存在过,还是单纯的神话人物?汉都亚出现在马来人的史诗故事里,涵盖时间点也很长,而他一直被神化为一个无所不能的传奇英雄。虽然他的历史准确性有待商榷,但这问题跟西方的亚瑟王和罗宾汉等是异曲同工,人们其实乐于接受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性格的深度和立体感,所以他们的存在更多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我觉得这蛮有意思的,一把利剑可以是摆设,也可以是武器,取决于使用者。所以多元文化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优势,也取决于国家领导者是否懂得用这把“利剑”来为国民谋福利,求幸福。

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就很少看马来文书,我跟沈议员说这本书虽只有139页,但我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把它看完,因为阅读速度会比看中文书慢很多。他很风趣地回复说有真的看就够好了!不过我对这个课题还是挺有兴趣的,毕竟汉都亚(Hang Tuah)是一个近年来在学界越来越有争议性的人物。

详细阐述汉都亚一生重要事迹

看过一个故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1976年访问美国时,接受美方279颗胡椒,象征偿还自英王威廉三世以来美国所欠的租金。说到胡椒,因为欧洲距离印度与东南亚极其遥远,运送胡椒的成本极为高昂,还有许多中间商要赚差价,等到了消费者手中,胡椒的价格已成天价,贵族都把这些香料作为炫耀之物。因此,本书说马六甲当时的强盛状态,我想是真实的存在,不要看今天的马六甲这么小,这么缓慢安逸。当年在这里流通的还有木料、谷粒、丝绸、瓷器等等货品,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在此地经商、居住,可见马六甲当年的富裕、繁华真的不是今人所能想象。当时的马六甲原貌也通过作者的举证,一一呈现在这本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