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8年的全国营养调查,近九成国人每天吃下平均两茶匙(9公克)的盐,即摄取了3600毫克的钠,比世卫组织的推荐量(2000毫克)多出90%。姚莲栗解释,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钠有大约75%来自调味料和酱料,另20%来自加工食物如零食、快熟面和加工肉,最后5%是来自原型食材如海鲜和肉类。
她举例,吃鱼圆面或鱼片米粉时避免喝汤;以米粉和粿条取代面仔和面薄,因为以小麦粉制成的面条,多数会加盐,所以钠含量比白米制成的米粉和粿条来得高。“不习惯吃米粉或粿条,可混搭米粉和面条。”
换言之,要降低钠的摄取量,可从少用调味料和少吃加工食物开始。
继续阅读:3R减钠三部曲
新加坡心脏基金营养师姚莲栗指出,长期摄取过多的钠可能导致高血压,并间接提高患上心脏疾病、肾病和中风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的日常平均盐分摄取若能降至5公克以下,每年或可防止250万个死亡案例。
曾美仪强调,低钠食物不一定就不好吃。“减少钠的分量,反而可以品尝到食材的原味。例如没有淋上酱汁的米饭,还有加了姜和葱一起清蒸的鸡腿或鱼肉,能吃到食材原本的香甜。特别是食材如果新鲜,味道自然突出,不用加太多调味。”
此外,吃杂菜饭时应尽量少点加工食品如咸蛋、午餐肉和鱼饼,尽量选择原型食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她说:“不要另外要求摊贩淋上酱汁,很多配菜已经有酱料了。”
姚莲栗说,人们在外用餐时习惯使用蘸酱,但一份酱青可能包含860毫克的钠,即日常推荐摄取量的近一半。其他吃起来不咸的酱料,同样可能包含不少钠。她提醒:“不要被味道偏甜的酱料所‘蒙骗’,无论是一汤匙茄汁或一汤匙泰式辣椒酱,都已经接近日常建议摄入量的10%。”
她煮汤时都尽量不用盐,例如单人份的蔬菜汤,她用两三碗水煮,加入红萝卜、大葱、玉米、番茄、香菇、芹菜和新鲜肉片、鱼片等,都可赋予汤水鲜明的风味。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这句话的原意是炫耀自己经验丰富,但盐分摄取量超标绝对不是值得高兴的事。
在家吃饭时,同样应避免食用太多酱料或加工食品。曾美仪提醒,泡菜、酱菜和罐头菜心等食品的钠含量相对较高,如选购加工食品,应比较不同产品营养标签上每100公克的含钠量,尽量选择较少的那一种。
减钠是积极正面的改变,但不宜操之过急。曾美仪说:“如果日常饮食忽然有太大转变,或忽然完全排除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可能会觉得辛苦或难以适应,也可能觉得食之无味,如此一来就很难持之以恒。更理想的做法是一步一步来,逐渐调低钠的摄取量,习惯较清淡的口味之后再吃回以前习惯吃的东西,可能就会觉得太咸了。”
保健促进局向盐“宣战”,上个月展开全国减钠运动,计划在五年内让每人的日常钠摄取量减少15%,即每日减少四分之一茶匙的盐。少盐甚至无盐不等于得牺牲美味,受访营养师和营养学讲师讲解如何改善饮食和调味习惯,并巧用香草和香料,逐步减少每日的钠摄取量,兼顾味蕾与健康。
姚莲栗说,亲自下厨往往比外食健康,因为可以更好地掌控食材和调味料,例如选用原型食材如肉、鱼、豆类和蔬菜,而不是高度加工、盐分高的食品如香肠、火腿、午餐肉、酱菜、咸鱼和咸蛋。此外可用香草、香料、低钠盐和低钠酱油等取代食盐、酱油、鸡精块和调味粉,亦可先试味再逐步增加调味料,以及避免重复调味(例如在翻炒腌过的食材时,再添加调味料)。
家常菜虽比外食健康,但现实情况是许多人都难以经常下厨。兀兰医疗集团高级营养师曾美仪指出,外食比较方便,许多国人自然常常在外用餐;若无法减少外食次数,可在点餐时考虑较健康的选择。
她强调:“使用调味料前应三思,如果在烹饪或用餐时,毫无意识地撒上食盐,单是一茶匙就会达到钠的日常推荐量。”
外食族的减钠窍门
姚莲栗说:“不少研究显示,减少钠的摄取量有助降血压。每天吃下的盐少于5公克,有助降低血压及患上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