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巴刹里来了个马来西亚的胖小伙子,开档卖鱼,在已经很拥挤的江湖里插上一脚,勇气可嘉。买着鱼又多交了个朋友,原来胖小伙子在西马有自己的养鱼场,来新加坡闯荡是要看看自己养的鱼能不能直销给消费者。聊着聊着竟聊出来一次西马之行,我和老朋友苏茜,还有巴刹里卖鸡的摊主夫妇,在几年前造访了胖小伙子在槟城附近的养鱼场,饱食了几天顶级海鲜尽兴而归。
那时工作忙,一个星期只上一次巴刹。星期天,把车停在巴刹旁边的停车场,然后把鱼虾、肉、菜、水果,大袋小袋的往车上搬。日子久了,跟几个固定的摊贩成了朋友。
卖猪肉的是一对夫妇,先生高大,大方脸,太太娇小,和蔼友善;卖牛肉也是夫妻档,先生瘦削,尖脸,太太不太说话;另一对夫妻档是卖菜的,太太福相,招呼客人都是她的工作,先生当她的副手;这三对夫妻都在过去大约十几年里先后退休了。偶尔,退休后的菜档夫妇回来巴刹走走,我遇见他们,总会像见到老朋友似地打个招呼,虽然至今不知道他们姓什名啥。
七英里巴刹的楼上是新加坡国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熟食中心。据说,这个熟食中心有些摊位是新加坡数一数二的好,尤其是炒菜头粿。我很少上去巴刹二楼的熟食中心,主要是觉得熟食中心的食物都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1980年,我们搬到武吉知马七英里的一个住宅区,从此跟附近的七英里巴刹结下不解之缘。
近几年,楼上来了个烘焙小伙子,卖的面包蛋糕蛋挞种类不少,但只有他一个人在忙,于是给了他一个外号叫solo baker。我心里很为他叫屈,摊位这么小,放入电烘炉,给面包醒发的架子,加上成品展示柜,一个人连转个身都困难。后来,小伙子的摊位外有了个漂亮的姑娘来帮他,很为小伙子高兴。
那天,又去买菜了,也是第一次见识巴刹乾坤大挪移后的新面貌。不少原来的摊贩并没有搬过来,我常光顾的酿豆腐小妹是其中之一;摊贩们是选择退休了? 还是先休息一阵再说,不得而知。最高兴是看到了solo baker,他的小小摊位变大了,他跟那个姑娘一里一外地忙碌着,真好。
七英里巴刹和附近的地段要重新发展,已经酝酿了好几年。终于在10月1日,巴刹搬到了隔着一条马路的临时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