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许多人心里,华文只是第二语言、外语,甚至是教育体系里强塞给他们的“噩梦”(当年英文对我来说也是)。但不能否认的是,“华文”在国际上日渐获得重视,若能双语或多语能力者更优;不仅是就业,也是对于自己能建构起的世界观和获得资源的渠道等,能大大获得拓展。
两周前,见言论版《本地华人学子与中文系的距离》一文,颇有感触。多年来,“华文”一直是许多国人的忧虑、气愤、惋惜、疲倦和无力感,但也有认为现在看到了无限的潜能与商机者等。
在我成长的岁月中,除了华文老师外,很少人能对“华文”产生共鸣,部分长辈也对“华文”无感,对他们来说,方言才是真爱。喜欢又主动去探索学习华文的我,已经算是当年的“异类”——现在更是?
庆幸此际,新加坡将分流制转换成科目编班后,接下来对华文有兴趣,或华文单科特别优秀的学子,就能够修读“高华”了(这是我当年的遗憾)。外面酸民很多,推动与不推动都有话说,但于我而言,华文是“心之语言”,是我喜欢表达感受和思考的语言,或许不能从中获得什么,但我仍然愿意当这样的“异类”。
记得中学时,当老师点名同学朗读课文,我能将每个字都正确念出来时,同学们还会喝倒彩,更甚者还会窃窃私语说“都不懂他是不是‘中国’来的”;后来我想去念中文系时,部分以“英语至上”的亲戚更是会用英语调侃揶揄:“我的儿子从澳大利亚念书回来,现在去跨国公司当工程师。你念中文系只能当记者或老师,这么没前途的科你也敢去念?”
新加坡“华文”的情况,从英殖民地起,一直到独立建国都处于“艰难”,难在新加坡作为多元语言(乃至华族方言)、种族、宗教,以及身份认同等,不能顾此失彼。除此之外,语言也关乎政治、经济,以及情感。然现实是,新加坡人生活里,能在公共场域里触及华文的机会并不多,口语如是,书面语更甚。
本地喜欢华文的学子,在面临“华文”逐渐退出作为生活语言的处境里,这样的“喜欢”会有些尴尬,而自身也可能在大群体里变成“异类”,孤身作战。或许我的亲身经历已经是20年前的过去式,而喜欢华文的零零后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但当年同学们的嘲讽与不解言犹在耳。
其实相较于今天,作为80后,我这辈的同学们(至少我身边的朋友们),口语和阅读能力都是不错的。但他们成家后,很多时候伴侣间选择使用中英夹杂沟通,而与孩子沟通则选择纯英语;可见到我时,却向我抱怨自己的孩子华文有多差(又希望他能去读高华),着实令我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