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是高山圣花,雪莲果是平地圣果。前者是药中极品,后者是平民美食。虽然二者的模样和身价有天高地远的差距,但它们都同属菊科草本植物,同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健康。因此,它们都有个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非也。雪莲果既不是天山雪莲孕育出来的果实,也不会结果实,其地下根茎貌似红薯,是唯一可食用的部位。农友的及时澄清像一桶冷水泼在我头上,我的兴致顿时消失了大半。话虽如此,这株新奇的幼苗还是促使我到谷歌追溯其名称的由来,并搜索一下相关的科普知识。

去年春天,一位来自武汉的农友送给我一株小幼苗:两片叶子和着泥土,几乎看不见根和茎。那么貌不惊人的幼苗却有一个让人为之刮目相看的名字:雪莲果。莫非它就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天山雪莲 ?那种生长在雪域高原上的珍稀植物,既能解百毒,又能让人起死回生的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我获取相关的科普知识后,就带着几分“好玩”兼探究的心态把幼苗埋进一个大花盆里。大半个月过去了,它还没有长出新芽。它显然不喜欢盆栽。于是,我把它换去地栽。结果,惨被蜗牛吃了半截叶子。最终,它被移植到菜床里,和匍匐生长的番薯叶一起共生。

雪莲果的中文正名是菊薯。其英文学名是Yacon,带有“圣果”之意。据网上科普信息,它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野生草本植物,也是印第安人的传统食物。自从20世纪初被引进大中华地区种植后,人们开始把它当作养生食材来吃。据说,“雪莲果”是商家们为了蹭天山雪莲的名气而刻意为菊薯取的别名。倘若它的养生果效真如网上所言:排毒清肠、消炎利尿、降血压血脂、增强免疫力等,那别名中有“雪莲”二字就可以理解。否则,就是浪得虚名。

既然是大丰收,就要与周围友人共享。于是,我把大半的收成送给人。留下来的大部分拿来生吃,少部分拿来做凉拌菜和熬汤。削皮后的根茎肉色晶莹剔透,肉质香脆甘甜,口感与苹果很相似,难怪它也有“地下水果”之称。第一次试吃的友人都赞不绝口。当中有人为了控制血压而向我多要些,有人则要求带球种回家繁殖。

6月初,适逢二姐一家从新加坡远道来探访,我于是盛邀二姐夫亲身体验一下收成的过程和乐趣。他毫不犹豫,马上动手。他的内孙们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这一次的收成出乎预料的好,挖掘出来的根茎个个丰硕饱满。两个小朋友从他们爷爷手中接过收成,口里虽然说很重,脸上却露出欣喜的笑颜。大人和小孩在整个过程中都收获满满的欢笑和喜悦。

几场春雨过后,它快速地生长。暮春之后,它竟然从一株小幼苗长成约两米高的灌木,葱葱郁郁的枝叶覆盖了半个菜床。来到仲夏,其顶端开始冒出一簇簇像黄菊的小花朵,在徐徐的清风中摇曳,煞是好看。秋去冬来,它依然绿意盎然,没有任何倒伏的迹象。难道是墨尔本的气候展延了它的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