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食古不化”,追赶科技的脚步力不从心,始终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纸张与笔墨的那种“温度”,是电子成品永远无法取代的。

以手写心,笔与心对话,不但可以勾起记忆,帮助思考,也可让那满腔的热血,留下该有的温度。更何况,我们那一个年代,既没有手机,也没有平板电脑,想要涂涂写写,想要倾吐心底话,早已习惯用纸和笔。

以文字记录生活点滴,抒发采访线上的感悟,揭露人性丑恶的罪案,以及弘扬患难美善真情的事迹,已成为退休后的“日常工作”。事过境迁,打开笔记簿,重读那些文字,重点与内容跃然纸上,了然于心。即便深度厚度不足,也会惊觉要是没有这些文字记录,我的生活可说是苍白空虚的。

我并非开倒车,也非抗拒科技成品,但以一个零收入的退休老翁来说,笔记簿价廉物美,不必保修;而电子笔记还得依赖付费网络,“失灵”时缴付的“外行人”修理费,更是不轻的负担!

我点头称是:老人老习惯难改啊!

生活在这个万事万物日新月异的年代,经历过许多科技的改变与革命,见证了桌上型电脑到膝上型笔电,重甸甸的“大哥大”到随时随地“掌握”的智能手机等的诞生、普及化以及型号的层出不穷;像我这样的建国一代,适逢其时,可算是大开眼界,增广见闻。

若说人生只有一“知己”,我首推笔记簿,因为唯有笔记知我心,唯有笔记永不变心!

试问,还有多少人在用纸本笔记,一笔一划,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抒发心里的喜怒哀乐?

科技成品的火速演变,日渐成为多数人不可或缺,甚至赖以显现“存在感”的“必需品”。例如透过社交媒体、视频会议、预录语音,以及各类群组应用程序跟政府机构、公私企业、亲朋戚友打交道与沟通等,许许多多日常生活的行动与活动无形中逐渐电子化,而手写笔记簿更是毫不例外地被电子笔记取代。

去买笔记簿,收银员笑问:你还用笔记啊?

电子笔记固然是潮流的产物,目的与用途却跟笔记簿一样;只不过,笔记是手脑并用,手脑互动,手脑并记,心脑互动。手、脑、心,碰撞引起的火花,那温度是永恒不变,永不熄灭的,更非电子笔记所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