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回带我们走近细看这个巴刹,不是俗称,也不是美食,而是一本书;准确地说,是从这本书里第一次读到的一个历史名词——“小贩遮棚”(hawker shelter)。

马里士他巴刹,位于马里士他路的中段,是个单层双坡屋顶建筑,采用了撑高式通风屋顶,这在新马地区是中常见的建筑形式。本地老辈人常说,这个巴刹的俗称是“乌桥巴刹”,因着附近一座铁桥而得名。今天这里用的是新名“美食广场”,我们曾在这里品尝过好吃的烧腊、酿豆腐、铁板烧。

这本书是去年(2023年)出版的“Early Hawkers in Singapore”(暂译《新加坡早期小贩》,焦点出版社),由本地建筑与城市历史学者赖启健主写。这书介绍了谜一样本地漫画大师张洋,并藉着大师笔下的小贩漫画系列,带出了本地小贩中心的百年演变史。

读着解说牌上的文字说明,不时抬头看看静立在面前的古早巴刹,感觉很是奇妙:一座老建筑,当你知道了它的身世,感觉就不一样了,像是听着老祖父在亲自说着他当年经历过的往事。喜欢看老建筑,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感觉吧。

那么,当年的小贩遮棚,跟百年后的小贩中心有哪些不同?立在巴刹外路边的一块文物局历史解说牌,给出了答案:这里曾是个专卖肉类蔬果的湿巴刹,最初只是个大型混凝土平台,后来才加上屋顶。巴刹建成后,原本在街边摆卖的摊贩都集中到了这里,不再因街头摆卖过多而阻塞交通。

一个老建筑,让人一再回头细看,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吧。马里士他巴刹(Balestier Market)就是这样的一个建筑。

所幸的是,在这六个早期小贩遮棚中,“只有马里士他巴刹历经翻修,自第一阶段保留至今”。这也就意味着,当年的小贩遮棚堪称今日小贩中心的先驱一代,而马里士他巴刹就是留存至今的唯一活标本。

不说不知道,本地小贩中心演变到今天已是第四阶段,而最早的第一阶段便是从1908年一个“小贩遮棚”构思开始的,为的是给沿街叫卖的小贩提供一个有瓦遮头的做生意环境。事实上,从构想提出到战前1935年,市区和城郊共有六个小贩遮棚建成启用,分别在直落亚逸路、珍珠坊、卡尼街、奎因街、马里士他路和林大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