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但改变了书的形态,更改变了知识传统上以文字呈现的二维形态。多媒体科技突破了抽象的线形阅读,将它转变为立体丰富的感官体验。除了平面的文字、彩图、图表、图解构成的电子书,还涌现了大量生动直观活泼的视频、动画、交互式游戏等崭新的阅读形式。这些新型的智慧产品通过无数的社媒平台传递知识,甚至广泛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例如虚拟实验室、虚拟旅游等。而今,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横空出现,很多人不仅担心识字和阅读能力下降,更忧虑着智能机器人在完全消化了人类的文明后,是否会取而代之。然而,书籍的面貌多元进化了,阅读方式进步了,这其实是人类文明传承史上飞跃式的喜讯。但是,人们读懂文字才等于读书,背书记忆才表示吸收知识的概念是时候调整了。

同事是爱书人。他在办公室的两面墙处架起了落地书架,上面整齐地排列着一套套他从不同地方收集而来的书籍。每次到他办公室去,我都对这份书盈四壁,书香四溢的氛围艳羡不已。他说,拥有属于个人的图书馆是他的梦想。临退休前,他却又潇洒地开放书室,把珍藏的书无偿送人。这一室的书,是多少年的积累啊。

如今,科技发达,知识的面貌几乎脱胎换骨。不管多少文字,都能藏在小小的晶片上,或干脆储存在云端记忆里。阅读时,在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轻轻点击是通关密码,接到开启指令后,“书”就仿佛阿拉丁神灯里的巨人一般,立马展现在眼帘。现代科技把书化为无形,知识也不再沉甸甸了。

今天,人们或许不再买书,而倾向于通过电脑世界联通知识,与AI互动等方式获取信息;但真正深入思考、理解、消化知识的过程,还是需要依靠大脑转化知识并创造新知识的力量。人工智能汇总了知识,就能更好地协助,而不是取代人类创造新文明。也就是说,知识存储形态与读书方式的改变提高了阅读效率,阅读的精神却仍然不变。就像同事借着“断舍离”,将满屋堪比玫瑰的书香留给同事。知识的价值不是被固化在书架上,而是分享和传承。

在他这里,我看到了知识的形体存在,嗅到了知识的生命气息。我们认识的书,一直都是由长方形的纸质状装订成大小不同的开本,或厚或薄;它们是承载知识的物质躯壳,从一卷卷进化到一本本。在我们的时代里,读书就是寻求知识的过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的修身目标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然后,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