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联系了好几家专业砍树公司,请他们上门来估价,却迟迟没有接到他们的回应。大年初四的那场暴雨促使砍树的需求激增,砍树公司因此应接不暇。那些自由业者则狮子开大口,借机牟利。当中有人临时爽约,漫天开价,更有人在上门砍树之际坐地起价。我不愿意成为俎上肉,任人宰割,毫不犹豫地拒绝。

既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还是得继续寻觅。折腾了大半个月,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靠谱的团队来执行任务。砍树的负责人拥有全备的专业资格:即是合格的树艺师(arborist),又有攀树和砍树的资格证。他提出的价码虽然也是四位数,但比起其他人的估价合理多了。

为了省下运输树骸的费用,家里的IT男决定自行处理,尽情发挥他的万事通能力。于是,泡桐的叶片和木屑成了堆肥的原料,细小的树枝被搅碎成了保护农作物的覆盖物,粗大的枝条被堆起来留作冬季升篝火的木柴,晒干的树干被打磨成木家具和栽种多肉植物的木容器。他还在泡桐树的原有位置上搭起了菜棚,让爬藤植物攀缘生长。

当天,他和属下员工如期赴约。他扣上了安全绳索,戴上了配有护镜的安全帽,拎起电锯后,就攀爬上树顶。在其他三位员工的配合下,他将枝桠和树干一截一截地锯断,然后缒到地面。每个步骤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让人感到心安。最后,一名员工用刨根机把残留的树桩磨掉,以确保它不会复生。两个小时后,大功告成, 整个院子堆满了泡桐树的残骸。

上个月初,我在此专栏中写到住家后院的一棵泡桐树被暴风雨吹袭而失去一半的树冠,一部分的残干断枝还悬挂在树上,摇摇欲坠,让人望而生畏。由于它的生长位置挨近后侧和左侧的两户人家,它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大安全隐患。基于安全理由,我们决定尽早砍除它。

虽然砍树的过程一波三折,但最终的成果令人满意。除了达到去除隐患的目标外,无形中也加强了睦邻关系。我们在整个过程中也收获颇丰,尤其是体验再生循环树骸所带来的生活乐趣。

在墨尔本,要砍自家院子里的大树是一件即伤脑筋,又烧钱的事。唯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明了其中的琐碎和闹心。砍树这个行业是属于高危职业,只要一不留神,意外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在雇用砍树人员时,我们必须确保对方拥有专业砍树的资格证书,而不是滥竽充数的泛泛之辈。此外,还要确定他个人或公司有购买相关的职业意外保险。若雇工是自由业者,又没有保险覆盖,一旦他在砍树的过程中受了伤或伤及他人的性命,雇用他的人就有难了。作为循规蹈矩的新加坡人,我们当然照章行事,免得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