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同乡的文化传承和推广,我们先从美食开始。
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始北宋初期,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妈祖是华族一种重要的民间信仰,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文化遍布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大陆沿海和台湾地区的影响尤为广泛和突出,是海峡两岸最主要的共同文化现象之一。
祖籍同乡的文化传承和推广,我们先从美食开始。
我在2005年定住上海后的十多年,中国各城市也去了不少,但对祖籍福建莆田了解也非常片面,主要是比较亲近的亲戚都移民或失联了,没有成行的动机。
(三之三,续完)
兴化人在新加坡只有2万6000人,比起潮州的58万人、广东的42万人和福建的118万人,属于极少数,但据说是因为记录不精确,有更多兴化籍是记录在福建籍里了。其实我认为这些都并不是太重要,新加坡各籍贯南下的移民和他们的后代,大家都很努力,在新加坡和东南亚各国落地生根,同时为囯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说到兴化美食,新加坡兴化人早期所能吃到的兴化菜,不外乎是家里长辈会做能做的几道家常菜,比如一定有莆田打面和大年初一早上家家必吃的素妈祖面线。自从有了最早期1933年开业至今的民众菜馆,和近20年来把兴化菜在亚洲发扬光大的莆田餐馆之后,新加坡和东南亚兴化人吃兴化菜才有了更多选择,才开始认识到什么是红团;它又和我们从小认识,也爱吃的潮州红龟粿是完全不同味道。还有扁肉汤、土笋冻、九转小肠、哆头蛏等等,它们在我们小时候和新加坡大多数兴化家庭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因为当时家里没做过,没看过,外面也没人卖过……我相信和我一样的新加坡第三代兴化人也一定有同感,这种感受是现在的兴化新移民感受不到的。
我真正对自己祖籍有更多认识和了解,也只是近两三年加入新加坡莆仙(兴化)同乡联合会的事,我觉得寻根或回祖籍同乡看看,多认识祖籍的人文、历史和习俗传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原来莆田的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剧种之一,有“宋元南戏的活化石”的美誉。莆田还有南少林,与嵩山少林同源一宗,南少林寺前身林泉院始建于公元557年,是一座跨越千年的传奇古刹,每年吸引着万千武术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莆田也是木雕工艺的发源地之一,刀功出神入化,我们拜访了莆田木雕艺术大师郑春辉,他和他的八人团队花了四年时间完成的巨型创作《清明上河图》,在一棵长12.3米、高3米、宽2.4米的树干上栩栩如生地展现神技。莆田的精致工艺还包括红木古典家具、金银饰、红木小件等等。
我们常听说“潮洲Hao Lian(骄傲),福建Tua Dian(吹牛)”,我认为骄傲和吹牛什么人都没少过,但有此一说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也许是或然率,也许和民族天性有关。那兴化人又怎么样了呢?还好我们属于少数“民族”,大概基数不够大,吐槽吐不出一个所以然。我倒觉得兴化人有吃苦耐劳和极度节俭的DNA,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吃苦耐劳。
记得有一次到国内一所大学做演讲,接待的几位老师在开讲前把我带到办公室先休息,寒暄几句后,老师问我祖籍是哪里?当我说是福建莆田时,她顿时眼睛一亮说道:“唉呀,你们莆田人靠海,早期最会走私了……现在很会开医院赚大钱,垄断了医疗体系!”我那时只能傻笑着说:“莆田人也有做广告做得不错的啦。”“莆田”二字,在国内的口碑确实让我吓了一小跳。从此,当有人问我祖籍时,我会大声地说“我是莆田兴化人”,想听听对方还有什么对莆田的好介绍,我洗耳恭听。
我小时候家里是炸豆干工坊,我妈就比我爸刻苦,我姐就比我哥更能劳作,而且是无休无尽地天天做。记得我第一次出社会上班收到第一份工资交给妈妈时,妈就对我说:“阿福呀,钱要存起来,如果你手上只有两毛钱,你饿了想吃碗面,面摊一碗面卖两毛半,你就是吃不到,得挨饿。”从小,妈就是这样教育我们节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