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先就“认同建构”浅谈:阳刚气质VS阴柔气质。从极度“父权社会”的近代发展史走来,我们会发现即便这样的“空间”在这时代已有所软化,但人们对于“阳刚”的崇拜与定义却尚未消退。不少父母亲仍会很不自觉地强迫男孩子一定要喜欢蓝色、深色的东西,举手投足必须要“阳刚”,最好热爱“男性”运动如足球、篮球等;而喜欢粉色、洋娃娃,或是个性内向、阴柔的,往往都会受到批评教育,认为这是“不正常”的——这正是孩子需要“用一生治愈童年”的起点之一。若此时有父母的认同与陪伴(或引导),即便他的行为可能得不到同侪的认同,但他内心是强大的,也会觉得家是温暖的。

同时,父母也必须认知,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这世道永远都有“人外人”;适当的竞争与鼓励可以成就孩子,但通过打压、比较、挤兑,只能让孩子胆怯并害怕面对生活的种种。笔者总是相信,以心理建设与基础优先,再“有余力,则学文”。若家长能够参与孩子的生活,再耐心相伴并给予足够空间成长,这永远都会是彼此最理想的“治愈”。(忽然想起童年,以及教书的那些年。)

撇开性别认同与建构课题,其实从方方面面尽可能去培养孩子的适度自信(不是自大),才是这个“手机时代”最棘手与麻烦的课题。相较于上世纪,任何“不正常”都能被父母与社会敲打成“正常”;这世纪的孩子是一机在手,自认“掌握”了这世界,什么都懂——而在认知基础尚未稳定前,“谷歌”已经悄悄地取代了家庭时间与陪伴,导致行为与认知的偏差。最令父母气恼的还不是科技,而是自己因工作难以抽身相伴孩子成长并加以引导,内心极其纠结与悔恨。最终使看似自大却内心空虚和自卑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渐行渐远。

某个华人新年,一位约7、8岁的小男孩,因内向与不善在人前表达自己,而选择躲在房间里不出来。到访的亲戚开口便是:“你是男孩,应该大大方方出来见人!”而父母亲也顺势搭腔同意,引得亲戚继续“男孩子应该……”。当下男孩的心里想着的是:我跟你们没有话题聊,你们除了批评我,就是拿我和你们的孩子比较,反正我做与不做都错,又何必那么努力呢?

这个很片面的小片段,可以看到的问题众多,其中包括:性别认同建构、孩童自信心、社会竞争性等。俗话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很多事情不能觉得是“长大就会好了”,而必须得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