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人头上都不缺一片瓦后,组屋设计便越发讲究。美观大方,出入方便,不日晒不雨淋,方圆500步之间衣食住行的设施齐全已是理所当然的诉求。如今,为了街区之间的辨认,以便居民找路之需,又得劳心费神。从务实角度来说,以颜色区分确实最直观,灵感取自绿色环境也挺接地气。
文化冲撞如果酝酿太久,发酵为冲突,后果不堪设想。幸好,国人仅揶揄了几句,然后便诉求理性讨论而非情绪抗争。也幸亏科技时代的沟通速度已近乎“秒应”。不出几天,民众的诉求便得到了回应,情绪获得安抚,颜色之争也仅限于键盘上的风波。然而,我们是否应给予多元社会里的跨文化教育更多关注,以防范未然?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小国,用色选择除了务实考虑,也必须考虑文化差异。以红色而言,虽然它是华人文化中的文化图腾,是喜庆、热闹、吉祥的大传统象征,但更多是节庆颜色而非日常生活的常态用色。此外,在地方性小文化传统中,红色也含有一些隐性的风俗寓意,甚至是令人产生恐惧的负面想象。组屋区里的公共空间供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出入,但居民对颜色的联想与自身的认知经验、情感投射有关,并不容易满足。这确实难为了设计师。
此次的红色热议折射出社会上存在着一定的双文化认知落差。一般而言,莘莘学子甚少有机会从学校教育中接触到小传统里的俗文化内容,尤其是被视为“迷信”,敏感性强的文化禁忌。这些隐形知识往往隐藏在生活习惯中,只有在特殊的个别事件与人们心理期待发生冲突时,才会暴露出来。文化发生冲撞时,只有通过深入的人际沟通与多方的冷静协调才得以化解。
最近网友的热议话题少不了组屋的用色选择。作为新加坡的公共住宅,组屋闻名于世,建国早期定下的宏远目标:“居者有其屋”也已达成,可算是国泰民安的德政之一。至今,建屋发展局总部大厅也还张挂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经典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众所周知,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喜好深受着环境、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对色彩的感知也产生差异。不同的色彩感知赋予了颜色不同的文化内涵。色彩所蕴含的意义更折射出传统和现代文化在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上的不同特色。但如果认知有误,色彩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会造成代际之间,甚至族群之间的冲突。例子不胜枚举,小则华人新年期间个人的服饰颜色,大则公共生活空间的用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