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保留与发扬传统文化又成为应景话题。

民以食为天。商业社会还是找到了保存传统节日的良策:发展节日经济。例如中秋和端午的英文译词被“吃食化”,干脆称作月饼节和粽子节。也亏得这些应节食品,让商家得以发展出节庆消费文化。与商业挂钩后,传统节日总是经由商场里摆摊上市,琳琅满目的食品来提醒人们:过节了。冬至汤圆、新年肉干、端午粽香、中秋月饼……人们的购买欲被刺激后,大买各种传统吃食便成为了那个月份的应节活动,仪式感十足。

世界各地都有地域色彩鲜明的传统节日。不管哪个民族,传统节日皆是在数千年的民族发展中形成的岁时文化,作为生活需要的反映和民族精神的表达,并成为该民族的文化标志。传统节日满足着多重的功能需要,在不同的生活层面展开,并形成固定的期日、特定的节物、多趣的风俗和相关的传说或信仰。就类型而言,可归纳为农事性传统节日、纪念性传统节日、宗教性传统节日、游乐性传统节日等。

传统,意味着过去式,不是当代生活里不可或缺的。潮起潮落,历史是诚实的。如火如荼的社会活动一旦成为垂垂老矣的“传统”,必然随着代际变化而逐渐成为历史名词。因此,及时更新节日的意义,将其植入生活、融入文化、深入人心,赋予新生命,或许才是上策。

移民社会里的族群传统节日在异时异地异情的环境里更显得格格不入,保存与传承都备受挑战。以岛国为例,农事性传统节日如二十四节气早被冷落;宗教性传统节日如清明、中元,仪式不断被简化;纪念性节日如端午则因传统人文知识日渐薄弱而变味,游戏性节日如提灯笼走月,则在新颖刺激的新游戏对比下黯然失色。

如今,这些传统食品又面临困境,被视为三高食品;在营养过剩,热量动辄超标的此时显得不合时宜,令人退避三舍。尽管商家绞尽脑汁地减糖削脂,甚至偷龙转凤,改变食材,形存神失地保留传统食品的形貌,健康意识强烈的人,依旧兴致不高,最多是浅尝即止。

传统节日扎根于千年以来的农耕社会。近代工商业经济崛起后,以商业金融为基调的现代文明巨轮急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广袤的田野被拔地而起的钢骨水泥森林占据;大量人口弃田从工,去乡入城,离土登楼。现代生活忙碌了,富裕了,娱乐方式丰富了……如今,多姿多彩的现代生活不再是单调平淡的旧时岁月可比拟的。于是,人们开始质疑传统节日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