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国庆,不如玩个小游戏?一想到新加坡,我就想到……不同背景、年龄、身份的人玩起这个语言接龙游戏时,因为生活经验不同,答案肯定琳琅满目,不一而足。不管哪种答案,答案里折射出来的必然是本土生活与文化景观。例如从日常生活层面来说,热词包括花园城市、干净卫生、湿热、现代化、国际化、高效率、组屋、小贩中心……不胜枚举。

其次,我会想到路名。游客关注,本地人习以为常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路名其实很有趣。看似英语,实际上可能是马来语、方言译名、汉语拼音、印度语译名,或混杂着各种语言的,精彩纷呈。这些天天挂在你我嘴上的路名,其中所代表的意思是极少人关心的,更遑论起名的由来了。文化来自生活,倘若连生活里处处可见的景观都一问三不知,那本土文化身份建构就失根没底了。比如,三巴旺是马来树名、多美歌是淡米尔语中的洗衣台阶、余东璇是广东发音的人名、汤申是英国人名,滑铁卢是法国地名……。以中部地区来说,道路命名就与世界四大洲的14个国家有关;马来路名多记录本土生活风物、华族路名以对社会有贡献的伟人先贤为主,印度路名则以社群名称为多。本土语言混杂的路名当然也不少,如英语和马来语混用的Zubir Said Drive(纪念国歌之父朱比赛),马来语和福建话混用的Lorong Lew Lian(榴梿弄)。相对于早期的多语混用色彩,填海而来的新路名就更环球化了。看似简单的路名原来记录着国家的历史地理人文景观、民族融合的文化生活、以及社会现代化后的语言变迁,内涵可观而有趣。

于我而言,一想到新加坡,我就想到国际化,再想到工作,因为新加坡已成为近期外国电视电影对白中的出差“圣地”,词频颇高。哈哈!

新加坡位于北纬1度,东经103度,土地面积728.6平方公里,经填海而来的约占23%。热带小岛国因为卓越的枢纽位置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移民,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多元文化融合社会,并成为亚洲的心脏。

时时映入眼帘的路名折射出的是多元的本土文化,是先民的足迹、是本土的热带风物、更是世界的窗口。从把亚洲最南端的绝后岛改名为印度梵语中的圣淘沙,从熊猫宝宝取名为叻叻,都可见我们速写丰富多元文化遗产的努力。既然一个个的路名记下了城市的历史、社会风貌以及传说,当你走在路上,看到绿底白字的路牌名时,怎么能不好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