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纳以英文写作,17岁离开东非,现居英国,是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教授。对移民文学的内涵与外延,有个人的不同看法。几部小说,内容也不离别离、混乱和流浪。由于他是在国外得奖,很快就令人想到,前此得奖的奈保尔和两年前的石黑一雄,他们都是移民作家,显示近20年来,移民作家在国际文坛的凸显地位。

无可否认的,对东非文学来说,斯瓦希里语的受众更多也更高,它广泛流行应用于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等国家。也是非洲长期来,民族独立运动平台上,凝聚广大非洲大陆人民的共同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亦是一种身份,一种符号,一种联系,一种抗争的精神。

近日甚至有人认为,语文与文学的血脉相连,当然,这还要考虑到文学作品的好坏优劣问题。个人认为,一刀切的论断,永远不可取。尤其诺奖不是语文奖。

之所以有如此看法,普查诺贝尔奖、布克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龚古尔奖等获奖者中,有多少位是改姓“移民”,和原住民文学不同,移民成为文学书写的主要人物。目前,还在文学理论建构上高举赛义德“离散”(Diaspora)的论述程式。

有人批评古尔纳的文学,虽然他是非裔作家也出生于非洲,却一直采用英文写作。语言和身份的认同,在非洲大陆文坛,一向是相伴相生,难以分离,交缠不清的敏感话题。当然,英语的非洲当代文学,长期来也非常多元优秀,确是不争的事实。

202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以表彰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此长彼消,反观非洲近年最有可能获奖的作家如肯尼亚的恩古吉·瓦·提安哥(Ngugi Wa Thiong'O),和古尔纳一样留英,可是他却中途换马,采用当地人使用的吉库尤语,言论以反对英国长期的殖民地强制语文教育为职责,因戏曲作品的强烈政治倾向,而遭当局逮捕,获释后一直过着流亡生活,直到肯尼亚前总统下台,方才重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