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所指的特殊框架布置,笔者理解为,其一是应用跨度长的挑梁来支撑一个悬空的楼层、屋顶、平台等;其二是将柱子坐在转换梁上,通常为的是在下楼层腾出较大的空间供会议厅等使用。但是,悬臂式结构有异于普通常规的框架布置,所以即便加载量相同,因对结构梁(挑梁)产生的效应有所不同,挑梁的截面和钢筋用量会相对大,支撑楼层上方集中荷载的转换梁截面面积,和钢筋百分率也比一般结构梁大。

庆幸除了在高科技产品开发及应用方面减低电力消耗外,古老的建筑业可以借助新技术,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环境难题做出自身贡献。关键只在稍微调整一下设计理念及思维即可实现。

作者是本地工程师

据报道,在“第10届可持续世界资源新加坡对话会”的一场关于隐含碳的讲座中,环境工程师贝柳(Patrick Bellew)指出,设计者必须避免让建筑结构“耍杂技”,即采用悬臂式结构构件以及结构转换梁支撑上楼层的主柱,因为这些框架布置导致碳密集度偏高,不利于我国实现零排放的目标。他也指出,建筑业已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40%,且必须避免将原有建筑物拆卸后重建,而必须想方设法将它保留,并赋予新的用途和功能。

建筑师一般会设法凸显新建筑整体外观的独特性,尤其是在设计一些标志性建筑物时,可是伴随的是一些较为夸张、不规则的结构构造。从工程角度来看,设计在具有挑战性的当儿,也因不是常规的框架布置,结构的负载效率偏低,必须增大梁的截面面积以及配筋比率。这无疑比普通方整的结构框架,更为符合力学原理的框布置所用的钢筋水泥量多,隐含碳量就随之增加。

新加坡也不是特例。有人曾称迪拜是一个建筑师的乐园,在1990年代末开始大兴土木,当地政府持开放的政策,促使地产商以及设计师大展拳脚,各种形状怪异的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中东著名的大都会。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各自有着鲜明的特征,一些有着优美的流动线条,仿佛是个正在“移动”或者“旋转”的物体,丰富多样的各类造型,宛如一场建筑盛宴。

笔者提议在保留原有建筑物方面,参照一些国家的做法,比如将旧的工厂改造成艺术展览厅等公共设施。当局以后在重新规划一些旧工业区时,可以考虑划出一个区块,改造为与艺术相关的设施,或打造一个艺术区设施,可包括大小型艺术场馆,甚至腾出空间作为工作室,供艺术家自由创作,便于各艺术群体在互动中提升我国的创作水平。笔者建议建筑师对原来的建筑物不做任何重大修正,只做一些不会影响结构框架布置等的作业,尽量在原有的空间内进行功能布局。这就可以完整保留主体的隐含碳。

此外,一些建筑师的代表性建筑杰作,也成为另一些城市的地标建筑,提高它们的知名度,并且吸引大量游客前去打卡。所以,即便这些建筑物可能因不规则的构造而隐含碳偏高,它却对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少的贡献。关键就在于设计者在凸显构造的特殊性的同时,有没有细心衡量设计对于环保的影响,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选择。

因此,笔者希望本地发展商和建筑师,能够意识到适度展现建筑外形独特性的重要性。建筑师应把重点多放在建筑的内部功能、如何增加室内的采光、优化空间的分配,以及各功能区的布局等。

我国建筑业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积极使用“绿混凝土”(即以回收并经处理的铜渣作为砂石骨料,代替开采的天然矿石),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可是,这毕竟是一个间接的做法,直接减少用量,才是相对有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