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海水一直处于流动的状态,即便在排放时海面相当平静,海里的生物却一直在活动,在排放点附近的海洋微生物如果吸收了水里的放射性物质,被鱼类摄取后,整个食物链或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阅读了东京大学教授冈本孝司于5月20日在《联合早报·言论》发表的,有关福岛核电站排放经过处理的废水的文章后,笔者仍然有一些疑惑。冈本先生在文章中提到,在自然环境中,早已有包括氚和铀等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只不过含量非常的小,不足以危害人类的健康。

冈本先生也阐述,海水本来就含有一定份量的铀,而且雨水也同样含有氚。把含氚量比较多的水,混合到大量的海水中,将浓度稀释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后,再排放到离海岸一公里以外的海中,大量的海水会在一瞬间,把它稀释到安全的浓度。

也许在当今的地缘政治格局下,当事国和一些国家在一些议题上持相反立场,但面对如此重大和影响深远的事件,应以大局为重,尽快协商。亚欧各国包括东南亚国家也应参与,各尽其力,解决这个难题。

作者是本地工程师

令人困惑的,还有他所持的其他观点。其一,氚是否真的能够在所谓的一瞬间被稀释,而教授有何依据确保这是大概率的情况?

毕竟福岛核事故是天灾,考虑到废水若排入海中所影响之深远和范围之大,以及日本实际上所能够承担的费用,秉着互助的精神,各国可与日本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了解问题所在。接着针对核心问题,评估现有的相关技术,提议可行的方案,以最科学的方法处理核废水。各方综合考虑各个选项的有效性及所需费用后,确定最为妥善的处理方式;同时为方案的实行设立监督机制,并由各国安排专员监督施工和做后续定期的检查。

笔者是门外汉,如果氚是如此的无害,为何不能把遭核污染的废水,用于日本的工业生产,如化工业甚至建筑业等。

日本政府在决定使用这种方法时,是否在技术层面做足了充分的研究试验,准确模拟真实的情况,并且得到科学认证?海洋是没有边界的,以扔入海里的垃圾为例,估计超标的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洋流,最终扩散到所有有海岸线的国家。

毕竟这关乎我们共享的海洋资源,保护好它,就等于维护我们宝贵的健康。

其二,假设氚没能够如专家所预估的迅速稀释,随后立即停止排放,此错误做法是否能完全被纠正?

笔者以为,多数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是因工程技术难以攻克,或是所需资金过于庞大。日本政府是否难以承担处理核污染的庞大经费?果真如此,它可否认真地考虑和邻国展开对话,全面讨论各种选项和相应的风险,以及各国可以或者愿意承担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