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对于营造更有利于持续地贯彻上述愿景的生态和条件,本地教育界仍有努力的空间。
举例:我观察到一些教师在使用Padlet或Nearpod里的电子便利贴功能时,主要用于随堂考察学生能否给出标准答案。让教师制作快问快答游戏的Kahoot!,尽管或能提升学习动机,也只是让大家抢答标准答案。教育部开发的学生学习平台上的互动思维工具,部分教师只是用它来让学生提交答案给自己评改,并未使用它附带的同侪回复、互评功能。在这些例子里,社媒工具扮演的角色,往往是“传统”教学后的巩固所学,或在新的一课开始时激活先备知识,但都没有彰显社媒的“社交”功能。
个别教师对于怎么用的抉择,一方面牵涉到他知不知道“其实它也可以这么用”,另一方面又事关一些系统的或外在的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教师对这些理念的判断和实践意愿。
二、即使在使用教育科技,教师能否放下控制法教学,“授权”给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考、协作?或许对自小经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的教师来说,要跳出舒适区,对学生放心,逐步引导他们走向深度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是个心理门槛。基于应试的需要,部分教师对考试的理解是,它与21世纪教育目标(软技能、学习如何学习等)不兼容(未必如此),因而面对备考和21世纪教学之间的权衡。
其中跟本文话题相关的挑战包括:
必须声明,我没说社媒的前一种用途必然不如后一种用途。该用什么、何时用、怎么用一种教学资源,胥视当下的教学目标,或是课上某环节里需要的“阶段性任务”。个别教师对于怎么用的抉择,一方面牵涉到他知不知道“其实它也可以这么用”(我在执行师培时就常提供实例,点拨教师了解各类工具的潜能及多元用途,还鼓励他们创出新用法),另一方面又事关一些系统的或外在的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教师对这些理念的判断和实践意愿。会不会有一些教师认为,实践这些新兴教学模式,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呢?
观点碰撞
拜读王哲老师《学习的革命:重回现场──兼与黄龙翔老师商榷》(《联合早报》9月15日言论版),论述鞭辟入里。当中的两个重点──本地教师确实有在使用各种社媒工具辅助教学;和师生在疫后不只应该重回教学现场(课堂),更应该以科技为媒,让学习超越课堂的四堵墙──其实所见略同。拙文《教学“潜力股”,社媒不可怕》(《联合早报》9月5日言论版)所提及的无缝学习,我多年来曾在中国大陆、台湾多次发表相关学术演讲,题目正是:《天地是学堂,万物皆师友》。
如果能有最新研究数据证明,时至今日更多本地教师已基本克服了上述的心理、观念或实践上的挑战,更懂得也更频密地善用社媒等数码工具,来实现社群化、真实情境化、自主化的21世纪教学,我乐见其成。疫情加强了师生对教育科技的熟悉度和应用经验,加上教育部近年来推行的e-Pedagogy框架及提供相关师培,我们当能对实现这个愿景抱持乐观态度。
高级教育研究科学家
“社交”的涵义,在教育科技的范畴里,是提升学生在以学习为目的的互动中产生思想碰撞、联结知识点和个人经验、共建知识,促成个人反思与知识的内化。这正是社媒的另一种应用——超越追求“标准”,激发并拥抱多元化的点子和思路。如王哲提到的用于脑力激荡,可在作文课前让学生公开提出各种写作点子和素材,在科学课进行探究式学习之始,让学生天马行空大胆地假设(就算里头包含错误概念也不说破,让学生小心地求证或反证)等。“社交”也可以由个别学生或小组应用所学,来制作及分享简单的数码作品起步,再通过持续的互评、对比、改进作品来深化学习和技能掌握。
两年前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发表的《本地研究证据整合报告——资讯与通信科技的教育应用》(Local Evidence Synthesis on ICT in Education;我是联合作者),分析了2008年至2017年间,126个本地相关的学术或实践导向研究项目的结案报告的具体研究证据,当中有一节整理了教师在实践教育科技应用时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
我也忆起四年前一位跟我合作研究的科学教师兴奋地告诉我,因为在某堂课执行无缝学习,结果在两三堂常态课后,仍有学生在研究期间使用的社媒空间上,贴文分享针对新旧课文内容的观点和网络材料,引发同侪讨论,还联结到新教的课文,“真是意外收获”——我知道她认同了社媒给予的教学新机遇。
三、部分教师初次试行特定的科技辅助教学活动时,面对课堂、学生管理的新挑战,或技术问题等,忙翻天却事倍功半,以致无法建立持续实践的信心。当然,较有韧性的教师,会锲而不舍地尝试、反思、兴利除弊;一回生,二回熟。
王哲提到,应协助学生掌握如何学,而不再是学什么。我多年来对教师进行教育科技培训时所传达的理念之一,是教师该思考、掌握怎么用,而不单是用什么。在没有厘清社媒的涵义和范畴,而无法完全认知社媒的潜能的情况下,部分教师对这些工具的应用方式较单一,坐失促成学生21世纪学习的机遇。
一、开放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须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时间;教师本身也须要在初试啼声时,投入较大的准备工夫,及追踪学生的协同学习历程。这对认为时时都在“赶课”以期准时跑完课程的教师来说,是取舍的拉锯(解决方案之一是混合学习,但一些教师或认为又会带来另一些挑战而踌躇)。此外,教师也需要时间反思及改进教学实践、内化教学新理念。
作者是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先向王哲澄清拙文中提出的一点:我指出多年来不断遇上一些教师(确实,之前我应说“一些”而不是“许多教师”)当面向我提出不应使用社媒,是专指以为社媒就只有面簿、推特、IG那一类对年幼学生“危机四伏”的开放性平台。我清楚他们当中不少人其实也在使用如Padlet、Nearpod、维基等工具,但他们不知这些也算社媒,是以出此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