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联合早报》副刊专栏作者)

不久前“华文课本30年不变”话题很热,前记者李敏雯与小四学生郝悦然的交锋,让笔者也有所思。既被郝同学满满的学习动力感染、鼓舞,又觉得李敏雯抛出的观点不应失焦,想顺着她的担忧点分析一二。

李敏雯提到华文课可接触《丁丁历险记》《哈利波特》《环游世界80天》等作品,这是很好的建议。流行文化具有吸引年轻人注意力的天然优势。英文好的朋友,平时的文娱消遣多是西洋音乐、HBO或Netflix等。韩国在这方面相当优秀,韩文应用场景虽不及英文广,但通过Kpop吸引许多年轻人主动去了解韩文;日本通过动漫也有这样的收益。

以上地区,华文教育不仅有语言环境,更有课上课后双管齐下。教材里精选了许多大师的短篇,包含修身齐家治国各种题材,及一些长篇的经典选段。课堂外是非常系统的“丛书”,从“四大名著”到《资治通鉴》等。很多孩子对《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故事如数家珍,喜欢引经据典比如“说曹操,曹操到”。就像在美国看电影,有时不知道旁人在笑什么,笑点早已预埋在他的文化体系里。抛弃上下文,仅掌握工具,你听懂了却还是不知道人家在笑什么。

换言之,如果一门语文,通篇是关于“遵守规则,注意安全”,对笔者来说是缺乏魅力的。要了解英国人怎么值日,美国人如何遵守规则,谷歌翻译一下,问问朋友就好了。但我有兴趣的,其实是莎士比亚、马丁路德金在想什么。

什么情况下须要学语言?

两岸教材、课外读物的选择有价值观差异,但无论鲁迅、胡适,都是顶尖的文学作品,另外《赤壁赋》《出师表》这类没有意识形态的经典也是必考。由浅入深,五岁孩童都能摇头晃脑背诵的《三字经》,首句“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国际大导赵婷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的感言。无论深浅,这些文学作品作为教材都显得比“遵守规则、注意安全”更上乘。

5月初,谷歌I/O大会“one more thing”环节展示一副AR扩增实境眼镜,它可以在人们眼前显示听到的语言翻译。网上疯传这段视频,相信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产品太棒了。其实AR眼镜出现前,我们早就不用为了沟通学新语言了。我去西班牙和日本,几乎一句当地话都听不懂也不会讲,畅通无阻。有一次被多收了几小时停车费,对方不会英语,我拿出手机谷歌翻译,一下就解决,只是费时。为了下次去旅行能更好沟通,须要掌握日语和西班牙语吗?我的答案肯定是不,这个目的不足以让我花费大量时间去学新语言,熟记几千个词。但我最近在学西班牙语,将来想学日语,那是因为对这两种文化很感兴趣。

李敏雯也提到:如何让孩子与来自中港台地区,以华文为第一语文的同龄孩子更好地沟通?这就是进阶命题了。就像死忠的哈利波特迷,都会读一读英文原版。毕竟华文译本是舶来品,就标题而言,何为“哈利”?何为“波特”?波者起伏,特者不一般,但放在这里是无意义的,因为这只是个音译,味道就变了。

回到根源从最上游拆解,新加坡孩子为什么要学华文?李敏雯开篇就抛出了答案: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才。语言文字只是工具,和背后的文化密切相连。郝同学例举华文课本中的几个篇章:家庭凝聚力、值日、遵守规则、注意安全、介绍课程辅助活动……都是社会公序良俗,每个国家都有,不指向任何文化,这就是李提出的核心担忧,双语双文化,停留在语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