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部分新移民口头上把新加坡戏称为“坡县”,坊间一直有争议。《联合早报》10月7日刊登汪惠迪文章《“坡县”可以休矣!》,是一个回应。笔者对这个议题有三点观察意见:事件性质如同给人起外号、绰号,原则是要问当事人意愿,如果当事人不愿意被以外号相称,那就属于言语霸凌。进一步可以研究当事人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最后要谨防事件上升到族群嫌隙甚至冲突。
“坡县”具有明显矮化新加坡的意图,笔者认为一切矮化、侮辱甚至唤起当事人痛苦记忆的词都应该避免,如阿三、北姑、湾湾、硬盘、苏北佬、支那人等。文明社会讲文明,不提倡以暴制暴。当然,无休止的网络暴力,本身就是互联网时代最令人头痛的问题。
尊崇一个原则:当事人意愿应是社会公约数。就算你叫我“仙女”,在你看来是看得起我,抱歉,我不喜欢,我有名字。只要当事人觉得尴尬、不舒服,就不应强加于人,即便在自己看来没那么严重,不应以恶小而为之。
评论区看到很多网友留言:我从来没叫过“坡县”。这是一个值得强调的点。我们这个世界由于人文历史沿革,是有很多集体主义影响存在的。虽然追求真理、天下大同是大家的美好愿景,但现阶段被集体绑架、上纲上线的事例,每天都在上演。
新加坡人如果不愿意国家被称坡县,硬要这样叫就是言语霸凌。比如新西兰人被称Kiwi,主观愿意则没问题;不愿意即是霸凌。解决霸凌的手段通常是以霸制霸、以暴制暴,当然不是文明社会提倡的,那就应该回到文明社会的处事原则。
其次是挫折攻击理论,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攻击性,挫折越大,攻击行为越可能出现。自尊心一旦受挫,就会导致强烈的攻击行为。不愿被叫外号也有心理学依据,对于不同性质的外号,为什么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不同人格有不同表现,可查阅心理学领域的更多研究。
《联合早报》社媒评论区有这样一种论调:“叫一叫又不要紧”,这是错的。互相攻击、以暴制暴容易让小事变大,矛盾激化。比如班上有个小胖子,你给他起个外号叫“包子”,他不愿意,但你认为“包子”这个词侮辱性不强,这就是忽视了对方的感受。他反过来叫你“田鸡”,矛盾就此激化。社会不是自己的家,除了“我觉得”,也要察言观色。
给人起外号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他已经有名字了,但一定要给他另起一个外号。百度知道有个心理学博主如是分析:首先是一种自卑与补偿心理。每个人都可能因自己的家庭、生活条件、身体状况、学习状况不佳等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理的人常常会寻求补偿的方式,当以冲动、好斗作为补偿方式时,行为就会表现出较轻的攻击性。
(作者是本报娱乐专栏作者、香港制片人)
“坡县”具有明显矮化新加坡的意图,笔者认为一切矮化、侮辱甚至唤起当事人痛苦记忆的词都应该避免,如阿三、北姑、湾湾、硬盘、苏北佬、支那人等。文明社会讲文明,不提倡以暴制暴。当然,无休止的网络暴力,本身就是互联网时代最令人头痛的问题。
举个极端例子,德国人和犹太人的仇恨,真实情况并不是所有德国人都曾参与过屠杀犹太人,但很不幸地,历史事件导致仇恨延续多年,个人在当中显得渺小无力。勿以纤毫事,伤及身边人。还是前文观点:文明社会讲文明,以暴制暴不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