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评选机制奇葩。《演员》中赵薇的演员身份,郭敬明的作家身份,虽然导的戏不多,但他们的角度,无论作为演员或编剧,都足以去观察、评论参赛演员,节目虽有争议,但不会荒腔走板,且争议往往输了口碑,赢了收视。但导演作为片场最大的、发号施令的人,被一众演员、制片人评论,场面甚是滑稽。活像盲人摸象,有人说是柱子(腿),有人说是扇子(耳)。演员评论导演的评语通常是:“他其实人挺好的”、“他其实也有可爱的一面”,少见“他其实应该这样拍”。
《导演》为何遭遇滑铁卢?笔者有三点感悟。第一参赛影片质量差,参赛导演作品整体水平不及二流国际影展。这是参赛者才华与团队的问题。
腾讯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连办两季,市场反应极佳,专业口碑过关。在毒舌影评人云集的豆瓣网,首季能拿到6.5分,且近半观众给出3颗星(6分)。后来导师郭敬明、赵薇先后被封杀,腾讯没有让新人补位,而是以类似赛制推出《导演请指教》,由导演报名参赛,制片人和演员来评。《导演》市场、口碑双输,豆瓣评分狂降至4.1,近半观众给出1星差评。
《演员》第二季豆瓣大部分热门评论都围绕着尔冬升,他一句:“演大侠最好不要驼背。”话糙理真,他虽不一定是文艺片观众所好,但他是真实从片场过来的。《导演》请了一堆把导演描述得这主义、那主义,成了导演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算什么主义的教条主义,纸上谈兵。
虽然参赛导演大多数无代表作,但被制片方励、演员郝蕾、李诚儒指教,实在不妥。他们平日靠导演教他们怎么演,如今倒过来教导演怎么拍。郝蕾够资格担任国际影展评审,影展也常请演员担任主席,但《导演》评委席缺乏得奖导演是硬伤。
第三个缺陷就是节目定位错误。当节目聚焦演员,这个职业相当于企业对顾客,剧组是演员的企业,受众是大众,也就是商科讲的Business-to-Consumer (B2C)。导演并不需要直接面向大众,导演是幕后人员,在一个Business-to-Business(B2B)的场景中,须要搞个真人秀来镀金吗?难怪很多好导演不去。
“大文娱”一词高频出现,是从中国科技公司崛起开始。欧美科技公司产品迭代慢,分工细,比如Spotify和Netflix这两家,同样提供流媒体服务,但内容“互不侵犯”;中国科技公司几年前争相布局“闭环生态”和“产品矩阵”,从点扩张到线,再扩张到面,直至中国政府出重拳反垄断,叫停腾讯的独家版权和收购案。
当然,垄断并不是中国互联网巨头的专利,“谷歌税”和“苹果税”是美国代表,只是垄断的具体手腕不同。科技公司拓展音乐、影视、综艺、动漫、小说、直播、游戏等领域,通常以“大文娱”来统称文化娱乐事业群。笔者是前电台娱乐主播,就以“漫谈大文娱”作为专栏名称,来闲聊近期的文娱事件。
收视滑铁卢的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