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早上起床后,按惯例想在外卖平台上点早餐,结果发现平常常光顾的那几家餐馆都无法下单。看着窗外狂风大作的雷雨天气,突然想到或许是天气不好,没有外卖员愿意接单,所以平台上也无法从餐馆下单。

平台型经济最近几年一方面风头正茂,另一方面也因涉嫌垄断、从顾客和商家两头获利,一边“大数据杀熟”,一边压榨外卖员、快递员和商家,成为被严加监管的对象。

用户的自由意志、系统里的算法、推动商业发展的资本和制定政策的权力,总有一个要进笼子里。不过究竟是哪一个进去、怎么进去,就又是另一场争辩了。

说回那天早上,最终我没有叫外卖,而是走进厨房做了一餐。

技术的本质是中性的,但是背后操控的人不一定是。这与美国的控枪争辩类似,一把枪究竟是被用来杀人还是救人,最终的决定权在持枪的人手里。一则算法究竟是被用来压榨各方用户,还是用来帮助改善生活,也要看使用者做什么选择。

可能许多人会把上述三者都埋怨了一遍,最后才会自责——“要是早点下单就好了”“要是不这么懒,出门走几步打包,现在可能都吃完了”。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青少年受众工作群内容策划(中国)

今年,中国的监管单位以反垄断、强迫商家“二选一”等理由,向阿里、腾讯等巨头开刀。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另一边,谷歌、苹果、面簿等也同样面对监管的调查。未来,东南亚的巨头们会不会也要面对同样的情景?

面对有算法威力的平台型经济时,无论是供需两端的商家和顾客,还是中间负责运送的外卖员,其实都处于劣势:大数据分析让顾客的行为、喜好在平台面前一览无遗;另一端的商家为了平台所掌握的流量,不得不一再让利;中间的外卖员则被路线优化算法压榨出每一分每一秒。但是由于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所以三方都不得不继续按照这个游戏规则玩下去,最终都成为被困在算法里的人。

去年9月一篇反映中国外卖员生存状态的文章,在中文社交网络上爆红,引发热烈讨论和反思。文章揭露,在外卖平台系统的算法驱动下,外卖员的配送时间一再缩短,导致危及交通安全的情况屡屡发生。

不可否认,平台经济的普及为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同时也造成或加剧了平台两端的对立与冲突。试想,当外卖迟迟未送达时,脑袋里第一个浮现的不满对象究竟是外卖员、商家,还是平台?

疫情肆虐全球近两年的时间,不难发现生活中最大的变化,在于原来生活里很大一部分活动,都可以搬到线上进行。除了生理需求,工作、购物、社交,都能找得到相应的平台与应用。

除了被困住的人,还有那些被“遗忘”的。

即将在本月成立的小贩数码化支援小组,计划教导不谙科技的小贩,使用线上送餐或订餐平台等。此外,本地的四家外卖平台业者也计划于年底前,在14家小贩中心试用新的共同收费模式,让小贩不必支付佣金,就能通过同一个应用收到四家平台的订单。

这些计划的目标人群,就是那些被算法“遗忘”的群体,帮助他们不被时代的发展所落下。当然,商业平台从中也能开拓更多的市场,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本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