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语言环境独特,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背景,华文能力不尽相同。长期以来,新加坡华文教育致力于发掘学生在华文学习的最大潜能,让学生达到个人最高的华文水平。为此,从基础华文到高级华文,乃至华文语文特选课程和双文化课程,我们为不同华文能力的学生提供最适当的课程。同时,我们使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和策略,和家长以及社区伙伴并肩合作,创造学习及使用华文的富有生命力的生态环境。

我们感谢杨女士对华文学习的意见。

华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沟通。学生自信且有效地在生活中使用华文,将有助于他们与世界联系,在各领域里保持优势。要使华文成为学生的生活用语,首先是通过各种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聆听、会话、阅读、写作、口语互动和书面互动。就华文写作而言,我们的课程通过教材设计和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系统地让学生按个人能力,由句至篇、从记叙抒情到说明议论,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程同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乐学善用,进行生活写作和创意写作,而不仅仅为了应考才提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群策群力,为孩子创造愉快的学习和情感体验。一旦华文学习成为“我要学”“为了使用和兴趣所以学”,他们就会投入其中,乐此不疲,终身不辍。

除了语言能力,我们的华文课程也强调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通用能力,如:创造力、社交技能与情绪管理能力等,以达到华文教学的另两大目的:文化和联系。其中,华文学习能让华族学生更深入认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产生文化认同。掌握华文也能让学生与国外的华族社群建立联系。虽然在华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经历考试,但考试不应是学生学习华文的主要目的,考试成绩也不是终身华文能力的指标。

(教育部 课程规划与发展司(母语处)司长 王梅凤)

有些学生在求学时便能掌握华文,运用自如,有的则是在中小学播下种子,到了职场才开花结果。我们要做的是给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及使用华文的信心,让他们能够在未来按个人所需,继续学习并使用。我们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将“为了考试所以学”改换成“为了使用和兴趣所以学”,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基础的同时,爱上华文,为华文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谨答复《联合早报·交流站》于11月1日刊登的杨慧贞读者投函《我国中小学生写作能力不足》: